[发明专利]一种对讲系统中麦克风啸叫抑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68186.8 | 申请日: | 201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2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奎;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刘备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讲 系统 麦克风 抑制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音频信号的模拟电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对讲系统的麦克风啸叫抑制电路。
背景技术
在音频实际使用当中,啸叫问题总影响着音频的质量。一般“啸叫”的出现都是在用失真的时候,也会出现在用延迟混响的时候,是输入信号的过载引起的,这是第一个原因。而有时只要站得离音箱远一点“啸叫”就没有了,离音箱的距离太近,这是第二个原因。站在不同的位置上“啸叫”的声音不一样,音箱与弦的角度不对,这是第三个原因。不同的音色会有不同的“啸叫”,音的频率不对,这是第四个原因。
麦克风使用过程中因为回授而产生的啸叫,如演唱会现场、广播、会议、对讲等,是常见的因为回授自激而产生的啸叫领域。而监控拾音器是高灵敏的采集设备,也非常容易采集到由喇叭播放出来的信号而产生啸叫。目前常见的处理电路对这类啸叫的处理都不太理想,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对讲系统中麦克风啸叫抑制电路,保证电路在抑制啸叫噪音同时语音信号不失真,优化改善音频系统中因麦克风引起的啸叫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对讲系统中麦克风啸叫抑制电路,包括:第一级的电压限幅电路和第二级的负反馈增益自动调节交流同相放大电路以及直流偏置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级的电压限幅电路,包括顺序连接的:输入级耦合隔直电容、反向放大电路、输出级耦合隔直电容、二极管(D1、D2)串联而成的嵌位电路;第二级的负反馈增益自动调节交流同相放大电路,包括有:正相交流放大电路以及与之连接的负反馈增益自动调节电路、耦合隔直电容、交流通路放大耦合电容;第一级的电压限幅电路与第二级的负反馈增益自动调节交流同相放大电路之间通过耦合电容(C7)连接,且两级电路均与直流偏置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的电压限幅电路中的反向放大电路,由运算放大器(N1A)及外围的电容(C1、C3)和电阻(R1、R4、R8)组成;所述二极管串联嵌位电路由二极管(D1、D2)组成,反向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通过耦合电容(C6)后流入二极管串联嵌位电路。所述正相交流放大电路由运算放大器(N1B)及外围的电容(C2、C4、C7)和电阻(R2、R3、R6)组成;通过耦合电容(C4)实现在交流信号下电阻(R3)一端接地、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N1B)的反相端,电阻(R2)与电阻(R3)构成的反馈电路通过调节反馈电阻(R2)控制增益值,在直流信号下电容(C4)相当于开路,运算放大器(N1B)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连接,构成电压跟随电路。所述负反馈增益自动调节电路由两个晶体管(Q1、Q2)及外围的电容(C11、C8)和电阻(R9、R11、R13、R14、R15、R16、R17)、二极管(D3、D4)组成;第二级正相交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耦合电容(C8)的一端,耦合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4、R17)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阴极,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6)的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和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电容(C11)的一端、电阻(R15)的一端和晶体管(Q2)的基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A24V+,电阻(R15、R16、R17)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电容(C11)的另一端和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级正相交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通过耦合电容(C8)取得的输出信号(Vout)过零点的交流信号,晶体管(Q1)基极的点电压(V4)随着输出信号(Vout)增大而增大,当点电压(V4)达到一定值后晶体管(Q1)导通,晶体管(Q1)导通后点电压(V3)不会立刻达到晶体管(Q2)导通电压,而是在电容(C11)作用下缓慢上升;晶体管(Q1)导通达到一定时间后,点电压(V3)升高,晶体管(Q2)导通,电阻(R5)与电阻(R9)形成对地串联电路,通过分压来衰减点电压(V1)的信号幅值。当点电压(V4)信号达到一定值后晶体管(Q1)导通,当输出信号(Vout)减弱到小于晶体管(Q1)导通值时,点电压(V4)信号需要滞回到晶体管(Q1)导通值,通过引入二极管(D3)来抬高点电压(V4)的电平,晶体管(Q1)截止值是二极管(D3)的压降与晶体管(Q1)的PN压降之和,使负反馈增益自动调节电路的关闭点滞后于启动点。所述直流偏置电路由电阻(R10、R12)和电容(C9、C10)串并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8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