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涤纶、维纶和棉纤维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67915.8 申请日: 2015-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5063837A 公开(公告)日: 2015-11-18
发明(设计)人: 刘克祥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创星实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2G3/04 分类号: D02G3/04
代理公司: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代理人: 薛丽婷
地址: 安徽省安庆市***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涤纶 维纶 棉纤维 混纺纱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多组分纤维混合的纺纱产品,具体的说是一种涤纶纤维、维纶纤维与长绒棉纤维的混纺纺纱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涤纶纤维、维纶纤维和棉纤维都属于常见的纺纱原料,它们的特性分别如下:

涤纶纤维:强度高。短纤维强度为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8.0cN/dtex。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弹性好。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弹性模数为22~141cN/dtex,比锦纶高2~3倍。.涤纶织物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因此,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涤纶的熔点比较高,而比热容和导热率都较小,因而涤纶纤维的耐热性和绝热性要高些。是合成纤维中最好的。热塑性好,抗熔性较差。由于涤纶表面光滑,内部分子排列紧密,因此涤纶是合成纤织物中耐热性最好的面料,具有热塑性,可制做百褶裙,且褶裥持久。同时,涤纶织物的抗熔性较差,遇着烟灰、火星等易形成孔洞。因此,穿着时应尽量避免与烟头、火花等接触。

维纶纤维:吸湿性大,合成纤维中最好的,号称“合成棉花”。强度比锦、涤差,化学稳定性好,不耐强酸,耐碱。耐日光性与耐气候性也很好,但它耐干热而不耐湿热(收缩)弹性最差,织物易起皱,染色较差,色泽不鲜艳。

维纶纤维:是合成纤维中吸湿性最大的品种,吸湿率为4.5%~5%,接近于棉花(8%)。维纶纺织布穿着舒适,适宜制内衣。维纶的强度稍高于棉花,比羊毛高很多。在一般有机酸、醇、酯及石油等溶剂中不溶解,不易霉蛀,在日光下暴晒强度损失不大。耐热水性不够好,弹性较差,染色性较差。

棉纤维:吸湿性强,缩水率较大,约为4~10%。耐碱不耐酸。棉布对无机酸极不稳定,即使很稀的硫酸也会使其受到破坏,但有机酸作用微弱,几乎不起破坏作用。棉布较耐碱,一般稀碱在常温下对棉布不发生作用,但强碱作用下,棉布强度会下降。常利用20%的烧碱液处理棉布,可得到“丝光”棉布。耐光性、耐热性一般。在阳光与大气中棉布会缓慢的被氧化,使强力下降。长期高温作用会使棉布遭受破坏,但其耐受125~150℃短暂高温处理。微生物对棉织物有破坏作用,表现在不耐霉菌。卫生性:棉纤维是天然纤维,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还有少量的蜡状物质和含氮物与果胶质。纯棉织物经多方面查验和实践,织品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无负作用,久穿对人体有益无害,卫生性能良好。

以上三种纤维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其单独纺纱支撑的织物也具有相应的优点和缺点,所以导致应用领域狭窄,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混纺纱及其生产方法,对其优点进行集中,消除各自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涤纶、维纶和棉纤维混纺纱的制备方法,使其兼备涤纶、维纶和棉纤维的综合优点,并消除其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涤纶、维纶和棉纤维混纺纱涤纶、维纶和棉纤维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其按照中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涤纶纤维20-100份,维纶纤维10-30份,长绒棉纤维10-50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清花:通过清花机将三种混合料制成卷;

(2)梳棉:通过梳棉机将卷主制成条;

(3)并条:通过并条机将生条合并成熟条;

(4)粗纱:通过粗纱机将熟条牵拉成粗纱条;

(5)细纱:通过细纱机将合并的熟条牵伸变细成为粗纱条;

(6)络筒:通过络筒机将细纱卷成圆锥形筒子纱;

(7)称重打包成品。

一种涤纶、维纶和棉纤维混纺纱涤纶、维纶和棉纤维混纺纱的制备方法,其按照中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组成:涤纶纤维75份,维纶纤维25份,长绒棉纤维20份。

优选,所述涤纶纤维长度50-80mm,细度5-11dtex。

优选,所述维纶纤维长度32-40mm,细度1.5-2dtex。

优选,所述长绒棉纤维长度30-40mm,细度1.2-2dtex。

优选,所述梳棉工序中,锡林速度为200~300r/min。

优选,所述并条工序每道并合根数为6根;所述粗纱工序中,牵伸倍数9倍;所述细纱工序中总牵伸倍数为35。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创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创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79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