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刹车片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67040.1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8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启汉;陈进林;刘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中力车辆制动系统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D65/02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刹车片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刹车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刹车片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刹车片也叫刹车皮。在汽车的刹车系统中,刹车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好的刹车片是人和汽车的保护神。刹车片一般由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其中隔热层是由不传热的材料组成,目的是隔热。摩擦块由摩擦材料、粘合剂组成,刹车时被挤压在刹车盘或刹车鼓上产生摩擦,从而达到车辆减速刹车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生产刹车片的工厂及方式很多,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生产系统,生产出的刹车片质量得不到提高,从而使得市场上的刹车片产品不够统一化。长此一来,不利于刹车片的生产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一种刹车片的生产工艺,生产出的刹车片质量高性能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刹车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配比称重好摩擦材料,将钢背清洗、抛丸,在钢背上喷胶,再将摩擦材料与钢背用压机压制后用电热鼓风干燥箱进行加热处理、抛光处理、平面磨,然后根据需要开槽倒角,将整个刹车片进行烧蚀处理和喷粉线,再在刹车片上铆接附件、打码后包装;
所述的钢背清洗是将钢背放入到钢背清洗液中进行清洗,钢背清洗液是由如下重量组分的原料制作而成:乙醇40份、松节油25份、柴油25份、磷酸10份;用于制作刹车片的钢背都采用无处理过的钢板,由于钢板表面没有氧化处理加之堆放时间长,钢板表层容易出现锈斑、污垢和其他油性污点。本清洗液能够有效的去除钢背上的锈斑、污垢和其他油性污点。
所述的抛丸采用的抛丸钢珠表层为磨砂层;具有磨砂层的抛丸钢珠能够更快速的清理掉钢背表层的凸处,使得钢背更加平整,用时时间短。
所述在钢背上喷胶有如下步骤:先将抛丸后的钢背放入到装有水玻璃的槽中浸泡3分钟后捞出晾干,钢背是采用钢板制成的,钢板在加工(锻造、轧制、热处理调质)过程中因表面过烧、脱碳、疏松、变形和内应力过大以及表面硫、磷杂质含量较多而产生的发纹、热裂纹和冷裂纹,通过浸泡能够将这些裂纹填实,同时水玻璃还可以加强钢背的耐热性和耐酸性。然后将晾干后的钢背通过加热加压的方法涂上胶黏剂。
所述在钢背上喷胶约0.3-0.5毫米。
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控制在150℃-3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刹车片的生产工艺,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促进了刹车片的生产和发展以及市场的前进。利用本发明生产的刹车片质量好,性能高,提高了刹车的耐热耐酸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根据配比称重好摩擦材料,将钢背清洗、抛丸,在钢背上喷胶,再将摩擦材料与钢背用压机压制后用电热鼓风干燥箱进行加热处理、抛光处理、平面磨,然后根据需要开槽倒角,将整个刹车片进行烧蚀处理和喷粉线,再在刹车片上铆接附件、打码后包装;
钢背清洗是将钢背放入到钢背清洗液中进行清洗,钢背清洗液是由如下重量组分的原料制作而成:乙醇40份、松节油25份、柴油25份、磷酸10份;
抛丸采用的抛丸钢珠表层为磨砂层;
在钢背上喷胶有如下步骤:先将抛丸后的钢背放入到装有水玻璃的槽中浸泡3分钟后捞出晾干,然后将晾干后的钢背通过加热加压的方法涂上胶黏剂;
在钢背上喷胶约0.3-0.5毫米。
加热处理的温度控制在150℃-30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中力车辆制动系统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中力车辆制动系统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7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