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油树脂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6999.3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1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文雁君;李林正;潘天义;章文晋;李宏龙;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F1/02 | 分类号: | C09F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462600 河南省漯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油 树脂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辣椒油树脂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辣椒,学名:Capsicum annuum L.,茄科、辣椒属,为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绿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辣椒油树脂,又称辣椒提取物、辣椒油、辣椒精油,由茄科中辣椒(Cdpsicum annuum)成熟果实经粉碎后用有机溶剂提取而得。因此又称辣椒提取物、辣椒油、辣椒精油。辣椒油树脂是含有许多种物质的混合物,主要含有辣椒色素类物质和辣味类物质构成。其代表物为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辣椒黄素、玉米黄质、堇菜黄素、辣椒红素二乙酸酯、辣椒红素软脂酸酯等;辣味物质中包括辣椒素、辣椒醇、二氢辣素、降二氢辣素等。辣椒油树脂在食品工业中可作调味、着色、增香剂和健身辅助剂等,也可作为制成其他复合物或单一制剂的原料。由于此产品具有安全性高、品质稳定,可以规格化和标准化,添加量少等优点,在应用中正逐渐替代原料辣椒,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申请号为200910228543.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从辣椒中提取辣椒油树脂的方法,依次是:1、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分离辣椒油树脂;2、利用短程分子蒸馏精上述萃取出来的辣椒油树脂进行纯化;3、将上述经过纯化的辣椒油树脂采用乳化增溶技术,增加其水溶性后,最后将其采用微胶囊技术进行包裹制成有防腐功能的调味料。该方法的优点是:1、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高了辣椒油树脂的提取率。2、应用短程分子蒸馏技术使辣椒油树脂的纯度达95%以上。3、采用乳化、增溶技术,提高辣椒油树脂的水分散性。4、采用微胶囊技术使辣椒油树脂粉末化,使产品性能更加稳定。5、提取的辣椒油树脂中不含有有机溶剂和重金属残留物。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提取方法获得的辣椒油树脂的收率相对较低,并未达到理想水平,而且所得产品中含有大量果胶和磷脂类物质,致使辣椒油树脂的流动性差,影响了产品的品质。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够提高辣椒油树脂收率和品质的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椒油树脂的提取方法。该提取方法既可以提高辣椒油树脂的得率,又可以提高辣椒油树脂的纯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辣椒油树脂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辣椒醇提、过滤,得到辣椒醇提物;
步骤2:采用陶瓷膜超滤技术对辣椒醇提物进行超滤、浓缩、脱除溶剂残留,获得辣椒油树脂;超滤的条件为:压力为0.05~0.5Mpa,料温为20~40℃,全循环。
本发明采用鲜青辣椒为原料,经去籽、粉碎,辣椒粉碎料经醇提得辣椒浸提液,将浸提液经粗滤、精滤,得到辣椒精滤液。精滤液在经过陶瓷膜纳滤精制、真空浓缩得辣椒油树脂。该技术既可以提高辣椒油树脂的得率,又可以解决辣椒中大量果胶和磷脂类物质致使辣椒油树脂流动性差的难题。
优选地,超滤的条件为:压力为0.15~0.5Mpa,料温为25~40℃,全循环。
更优选地,超滤的条件为:压力为0.15~0.2Mpa,料温为25~31℃,全循环。
作为优选,陶瓷膜的孔径为10~100nm。
优选地,陶瓷膜的孔径为20~50nm。
作为优选,醇提为:将辣椒加入乙醇水溶液,在50~100℃下提取1~10h,提取1~5次。
优选地,醇提为:将辣椒加入乙醇水溶液,在50~100℃下提取1~6h,提取1~3次。
更优选地,醇提为:将辣椒加入乙醇水溶液,在80℃下提取2h,提取3次。
作为优选,辣椒与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10)。
优选地,辣椒与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4~10)。
更优选地,辣椒与乙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4。
作为优选,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40%~95%。
优选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50%~95%。
作为优选,辣椒为鲜青辣椒。
作为优选,醇提前还包括粉碎的步骤。
作为优选,浓缩为:在60~100℃、0.05~0.09Mpa的条件下浓缩。
优选地,浓缩为:在70~100℃、0.07~0.09Mpa的条件下浓缩。
更优选地,浓缩为:在90~100℃、0.09Mpa的条件下浓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6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