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PU膜与布复合用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65485.6 | 申请日: | 2015-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4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毛子明;吕华波;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75/06 | 分类号: | C09J175/06;C08G18/66;C08G18/48;C08G18/4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郑立发 |
| 地址: | 2154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pu 复合 聚氨酯 粘合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TPU膜与布复合用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粘合剂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TPU膜与布的复合,就是用TPU薄膜复合在各种面料上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兼具TPU薄膜和布的特性而得到的一种新型面料。这种新型面料兼具TPU薄膜的耐磨性能、拉伸性能、撕裂性能、曲折性能、耐水解性能等等,又兼具布的手感。而TPU膜与布复合用的粘合剂是非常关键的。
单一布做的服装或沙发等产品,手感柔软,穿着舒适,但不具备防风,防水等性能。而TPU膜与布通过粘合剂的复合,很好好的弥补了一系列缺点,具备高防风,防水等性能,同时因为TPU的高物性,同时也提供了弹性好,高耐磨,耐寒等系列性能。
市场上TPU膜与布复合用的粘合剂,一般存在粘合牢度不够好,贴合后的成品耐水压不高,粘合剂的后熟化过程比较长,生产操作不方便等缺点;或者存在贴合牢度很高,但由于聚氨酯粘合剂对TPU薄膜的破坏,导致成品耐水压不高的现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TPU膜与布复合用聚氨酯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TPU膜与布复合用聚氨酯粘合剂,其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所制成:
10%-20%的一种或多种芳香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20%-50%的一种或多种双羟基聚酯多元醇、
1%-20%的一种或多种双羟基聚醚多元醇、
5%-15%的一种或多种双羟基小分子量多元醇、
0.1%-1%的助剂、30%-55%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
作为优选,所述的TPU膜与布复合用聚氨酯粘合剂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所制成:
13%-17%的一种或多种芳香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
30%-40%的一种或多种双羟基聚酯多元醇、
5%-15%的一种或多种双羟基聚醚多元醇、
8%-12%的一种或多种双羟基小分子量多元醇、
0.3%-0.8%的助剂、40%-50%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芳香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选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或者甲苯二异氰酸酯。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双羟基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乙二醇二元醇,聚己二酸二乙二醇二元醇或者聚己二酸丁二醇二元醇,其分子量为1000-6000。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双羟基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或者聚环氧丙烷,其分子量为1000-6000。。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双羟基小分子量多元醇分子量为40-500,例如为新戊二醇。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助剂为流平剂。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丁酮或醋酸乙酯。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TPU膜与布复合用聚氨酯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双羟基聚酯多元醇、双羟基聚醚多元醇和双羟基小分子量多元醇,加入三分之二的有机溶剂,加热到70-80℃,保温10-20min;
(2)加入芳香族的异氰酸酯化合物,70-80℃下保温3-4小时;
(3)加入助剂,搅拌1-2h,加入剩余的溶剂,继续搅拌1-2h;
(4)降温至40-50℃,出料,即得。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各种组分的配比,制得同时具有高粘合性和高耐水压的TPU膜与布复合用聚氨酯粘合剂,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该种聚氨酯粘合剂无法同时兼顾贴合性能和耐水压性能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配方:
10%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0%的聚己二酸乙二醇二元醇、
14%的聚环氧丙烷、15%的新戊二醇、1%的流平剂、30%的二甲基甲酰胺。
制备方法:
(1)取聚己二酸乙二醇二元醇、聚环氧丙烷和新戊二醇,加入三分之二的二甲基甲酰胺,加热到70℃,保温10min;
(2)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70℃下保温3小时;
(3)加入流平剂,搅拌1h,加入剩余的二甲基甲酰胺,继续搅拌1h;
(4)降温至40℃,出料,即得。
实施例2
配方:
20%的甲苯二异氰酸酯、20%的聚己二酸二乙二醇二元醇、
14.5%的聚四氢呋喃、5.4%的新戊二醇、0.1%的流平剂、40%的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5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