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通配轮毂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65253.0 | 申请日: | 201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高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通配 轮毂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通配轮毂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装饰固定板模具被制造出来,其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便是轮毂,传统的轮毂结构简单,生产轮毂用的轮毂模具也结构简单,但是因为安装位置的不同,不同位置的轮毂装配孔径各不相同,导致规格繁多,生产和装配都很麻烦,成本也很高,使用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建筑用通配轮毂模具,解决普通生产轮毂用的轮毂模具结构简单,不同位置的轮毂装配孔径各不相同,导致规格繁多,生产和装配都很麻烦,成本也很高,使用很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通配轮毂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表面近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模具本体表面近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大小相同,第一通孔内侧壁近下端位于四个内顶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角板,第二通孔内侧壁近下端位于四个内顶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角板,模具本体上端具有控制板,模具本体内部横向开设有左端与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一操控槽,模具本体内部纵向开设有下端与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二操控槽,控制板内部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操控槽和第二操控槽相连通的第三操控槽,第一通孔内部卡接固定有第一装配板,第二通孔内部卡接固定有第二装配板,第一操控槽内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分离第一装配板的第一翘板,第二操控槽内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分离第二装配板的第二翘板,第三操控槽内部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翘板和第二翘板翻转的第三翘板,控制板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三翘板活动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通过第三翘板、第一翘板和第二翘板同时带动第一装配板和第二装配板与模具本体分离。
进一步地,为了配合左侧装配,第一装配板上开设有第一装配孔。
进一步地,为了配合右侧装配,第二装配板上开设有第二装配孔。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通配性,第一装配板和第二装配板大小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建筑用通配轮毂模具通过在模具本体上开设大小相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来分别安装第一装配板和第二装配板,从而大大提升整个模具的通配性,根据改变不同的装配板来生产不同规格的轮毂,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而控制开关通过第三翘板、第一翘板和第二翘板同时带动第一装配板和第二装配板与模具本体分离,从而大大简化操作,提升调整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本体,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第一固定角板,5.第二固定角板,6.控制板,7.第一操控槽,8.第二操控槽,9.第三操控槽,10.第一装配板,11.第二装配板,12.第一翘板,13.第二翘板,14.第三翘板,15.控制开关,16.第一装配孔,17.第二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建筑用通配轮毂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表面近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2,模具本体1表面近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3,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大小相同,第一通孔2内侧壁近下端位于四个内顶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角板4,第二通孔3内侧壁近下端位于四个内顶角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角板5,模具本体1上端具有控制板6,模具本体1内部横向开设有左端与第一通孔2相连通的第一操控槽7,模具本体1内部纵向开设有下端与第二通孔3相连通的第二操控槽8,控制板6内部开设有分别与第一操控槽7和第二操控槽8相连通的第三操控槽9,第一通孔2内部卡接固定有第一装配板10,第二通孔3内部卡接固定有第二装配板11,第一操控槽7内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分离第一装配板10的第一翘板12,第二操控槽8内部设置有用于方便分离第二装配板11的第二翘板13,第三操控槽9内部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翘板12和第二翘板13翻转的第三翘板14,控制板6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三翘板14活动的控制开关15,控制开关15通过第三翘板14、第一翘板12和第二翘板13同时带动第一装配板10和第二装配板11与模具本体1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高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黄石高科塑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52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开口微调装置的门框塑胶模具
- 下一篇:无气孔轮胎模具的钢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