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黄皮沙床育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64954.2 申请日: 2015-07-31
公开(公告)号: CN105145236A 公开(公告)日: 2015-12-16
发明(设计)人: 谭秋锦;陈海生;黄锡云;许鹏;汤秀华;宋海云;覃振师;赵大宣;何铣扬;莫庆道;肖海燕;王文林;郑树芳;韦媛荣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7/06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韦锦捷
地址: 532415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黄皮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果树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黄皮的人工繁殖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山黄皮俗称鸡皮果,又名细叶黄皮,学名C.anisum-olenaMerr,为芸香科黄皮属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是石山区绿化的优良树种。山黄皮果实为浆果,果皮、果肉可食,酸甜且香气怡人。果肉含17种氨基酸,每100g中氨基酸总含量为1.029g,维生素C含量为66-82mg,总糖含量为9.8-10%,固形物含量为17.5-18.3%。蛋白质为1.3%,总酸度为2.28%,可食率达75-80%以上,烘干率为11-14%。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铁、钙等各种营养元素,营养价值高。但是,现在的山黄皮育苗技术,普遍存在幼苗“蹲苗”现象:即在遮阳50%条件的苗床上进行人工育苗时,当种子苗出土第一对叶长出到5公分左右后,可长达半年不抽生第二轮叶,当年生苗只能长到5公分左右,幼苗生长极为缓慢。这种“蹲苗”现象,极大地限制了山黄皮的栽培和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育苗方法,使山黄皮当年播种苗可达25公分以上,并能够使播种苗具备更好的抗虫抗病性,提高种植效益。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黄皮沙床育苗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采收成熟的山黄皮种子,去皮、洗净、晾干;

(2)把晾干后的山黄皮种子播种于沙床上,给予85-95%遮阳;

(3)种苗出土后,保持85-95%的遮阳,待苗长至30公分以上时,遮阳改为75-85%,苗长至40公分以上时,遮阳改为65-75%;种苗出土后,每隔3-5个月使用氨基寡糖素和黄芪兑水进行叶面喷施处理。

所述的氨基寡糖素与黄芪的重量比为3-5: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针对不同高度的种苗采用不同遮阳程度,使得山黄皮当年苗高度达到25公分以上,两年内即可育成苗高达到60公分以上的幼苗。

(2)苗期使用氨基寡糖素和黄芪进行叶面喷雾处理,使得山黄皮苗具备更好的抗虫抗病性能,黄芪还能够补充种苗移栽后的疲软,增强种苗本身的免疫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于当年7月采收成熟的山黄皮种子经去皮、洗净、晾干处理后,播种。其中实验苗给予90%的遮阳,对照苗按常规给予50%的遮阳,其他管理措施保持一致。在8月份,两种处理都同时出苗,实验苗继续保持90%的遮阳,9月份长了第一对叶至5公分左右。10月份可见实验苗继续抽生第二对叶,未发生“蹲苗”现象,而对照苗则不抽生。12月份时,实验苗已长到了10多公分,而对照苗才见少数苗抽生第二对叶。此时,将苗移栽到营养袋里,对照苗按常规操作,而实验用的山黄皮继续保持90%的遮阳。待实验苗长到30公分以上时,遮阳80%,长到40公分以上时,遮阳70%,与次年7月观测,结果实验苗长到了50-60公分,而对照苗只长到了15-25公分。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验苗从播种至移栽持续给予90%的遮阳,待实验苗长到30公分以上时,遮阳85%,长到40公分以上时,遮阳75%。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验苗重播种至移栽持续给予85%的遮阳,待实验苗长到30公分以上时,遮阳75%,长到40公分以上时,遮阳65%。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分别于次年的1月和6月,对试验苗使用氨基寡糖素和黄芪兑水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实验组处理设置如下:

1.2%氨基寡糖素+0.6%黄芪;

2.2%氨基寡糖素+0.5%黄芪;

3.2%氨基寡糖素+0.4%黄芪;

4.2%氨基寡糖素+0.1%黄芪;

5.2%氨基寡糖素;

6.0.5%黄芪;

以上处理均兑水稀释500倍后再喷雾。

移栽后与实施例1所述的试验苗作为对照,比较移栽存活率和病虫害的发生率等情况。存活率=存活总苗数/移栽总苗数*100%;害虫危害率=被蚜虫和红蜘蛛为害的总苗数/移栽总苗数*100%;病害发生率=发生立枯病和炭疽病的总苗数/移栽总苗数*100%;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49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