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束语音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64191.1 | 申请日: | 2015-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0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健;王斌;朱瑞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3/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滕一斌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束 语音 通话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是关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结束语音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人们之间进行通信的重要工具。
目前,人们利用手机等终端进行语音通话时,通话结束后,通话的任一端的用户在其手机上进行关闭语音通话(即挂机)的操作后,另一端的手机也会自动挂机。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通话结束时,很多用户没有主动挂机的习惯,可能会直接将手机放下,置于桌面等位置,而通话对端的用户又不确定是否需要挂机,此时该用户可能一段时间内不会挂机,待确定确实需要挂机时,才会进行挂机操作。而此过程中两个手机一直处于数据传输状态,从而,导致无线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结束语音通话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结束语音通话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语音通话的过程中,获取第一终端的放置状态信息;
如果所述放置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通话结束状态条件,则向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所述语音通话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结束通知;所述通话结束通知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发出预设的用于提示用户输入通话关闭指令的第一提示信号,并当接收到所述通话关闭指令时,关闭所述语音通话。
可选的,如果所述放置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通话结束状态条件,则向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所述语音通话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结束通知,包括:
如果所述放置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通话结束状态条件,所述第一终端未连接耳机、未开启免提功能,且所述第一终端的音频输入部件无音频输入信号的持续时长超过预设时长阈值,则向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所述语音通话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结束通知。
可选的,所述在语音通话的过程中,获取第一终端的放置状态信息,包括:
在语音通话的过程中,通过姿态检测传感器获取机身的姿态信息;
所述如果所述放置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通话结束状态条件,则向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所述语音通话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结束通知,包括:
如果根据所述姿态信息确定机身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阈值,则向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所述语音通话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结束通知。
可选的,所述在语音通话的过程中,获取第一终端的放置状态信息,包括:
在语音通话的过程中,通过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强度值;
所述如果所述放置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通话结束状态条件,则向当前与本地进行所述语音通话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结束通知,包括:
如果所述环境光强度值低于预设的光强度阈值,则向当前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所述语音通话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结束通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继续通话消息时,发出预设的第二提示信号,所述第二提示信号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终端的用户继续语音通话。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结束语音通话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语音通话的过程中,接收与当前第二终端进行语音通话的第一终端发送的通话结束通知,其中,所述通话结束通知由所述第一终端在其机身的放置状态信息满足预设的通话结束状态条件时发送,所述通话结束通知用于指示当前终端发出预设的提示信号;
响应于所述通话结束通知,发出预设的提示信号;
当接收到通话关闭指令时,关闭所述语音通话。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继续通话按键;
当接收到所述继续通话按键的点击指令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继续通话消息。
可选的,所述当接收到所述继续通话按键的点击指令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继续通话消息,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继续通话按键的点击指令时,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终端的通信标识的继续通话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通信标识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继续通话消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语音通话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终端的放置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4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