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木聚糖酶微生物甄别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4175.2 | 申请日: | 201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刚;张凤娟;杨晓琳;陈乾;郭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 |
主分类号: | C12Q1/04 | 分类号: | C12Q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570100***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糖 微生物 甄别 培养基 及其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木聚糖酶微生物甄别培养基,使用所述微生物甄别培养基来培养微生物的方法,以及该微生物甄别培养基在酶活性菌株的初筛中的用途,以及所述微生物甄别培养基在菌株的保藏及复壮中的用途。采用本方法,适合在野外作业,当天采集的样品,当天即可处理完毕,不需要将野外样品带回实验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产木聚糖酶微生物甄别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筛选木聚糖酶产酶活性菌株的方法是,先从自然界分离培养微生物,再采用随机获取的纯培养微生物作为出发菌株,在含有木聚糖底物的琼脂平板上接种,并配加一定浓度的色素指示物,通过色素,产酶的活性菌株则会产生相应的透明圈,从而将产酶活性菌株甄别、筛选出来,此法一般称为透明圈法。
此弊病主要有二种。第一,不利于野外作业。野外采集、收集的土壤或其它样品必须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离培养,获得单菌落纯培养物后,再通过透明圈法筛选木聚糖酶活性菌株。在采集与分离这个时间段内,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绝大多数生长势较弱的稀有微生物已经被优势微生物群体“埋没”。第二,筛选方法过于精细,使整个筛选过程实验工作量过大,导致劳动负荷较大,最终导致效率较低。一般筛选木聚糖酶产酶活性菌株的过程分为初筛、第一次复筛、第二次复筛……第n次复筛,等等。采用透明圈法应用于初筛、第一次复筛尤其显得过于精细,导致整个过程工作量过大。另外,在木聚糖酶相关利用工厂内,菌株的保藏一般采用常规的菌株保藏的方法,这样,非常容易导致菌株的酶活性退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甄别培养基以及使用所述微生物甄别培养基来简易快速地培养微生物,本发明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筛选木聚糖酶活性目标菌株的方法。该新型的微生物甄别培养基能够在野外很方便地临时制备,保持培养基的新鲜度从而适用于采集样本后立刻进行菌株分离培养,并且能够高效率筛选目标活性菌株。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甄别培养基,包括胡萝卜、西红柿汁以及底物。
优选的,所述胡萝卜切成片并刻划连续凹槽;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Z”字型、“S”型、“螺旋”型。
优选的,所述的凹槽的形状如图1所示,凹槽的长度D2小于胡萝卜片的直径D1,胡萝卜片的直径D1为50-70mm,胡萝卜片的厚度D3为6-10mm。
优选的,所述底物为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分别配制的燕麦木聚糖、桦木木聚糖、阿拉伯木聚糖、木寡糖xylo-oligo 95P等比混合溶液。
本发明的所述微生物甄别培养基按照如下的方法来制备:
(1)将市售胡萝卜切成片;
(2)在所述的胡萝卜片上刻划连续凹槽,
(3)在所述的胡萝卜片凹槽中倾倒经过无菌过滤器除菌的营养液;
优选的,所述的凹槽不超过胡萝卜片的边缘,优选的,凹槽的深度为1~5mm,宽度为0.5~5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凹槽的深度为3mm,宽度为1mm;优选的营养液的深度为1~2mm。
其中,所述营养液为所述西红柿汁和所述底物混合而成,所述西红柿汁和所述底物的体积比为300:1。
其中,将西红柿经匀浆器研磨至无颗粒状碎片,过滤取滤液,所述滤液灭菌后即得所述西红柿汁。
优选的,在过滤时,选用20目筛过滤;且筛孔上覆盖1~2层卫生纸;
优选的,所述灭菌方法为巴氏灭菌法;
优选的,所述底物中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的pH为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4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空间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对中测量系统及其对中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