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连接方法及汽车车身或底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63231.0 | 申请日: | 2015-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8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方向凡;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诺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11;B21J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誉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76 | 代理人: | 胡上海,张争艳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连接 方法 汽车 车身 底盘 | ||
1.一种板材连接方法,所述板材至少包括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选择其材料能与其中的第一板材焊接的半空心铆钉,所述半空心铆钉包括实心的头部、杆部与设有空腔的腿部;
第二步:将所述半空心铆钉铆入第二板材,在模具压力下变形形成接头,所述半空心铆钉的头部的表面形成为所述接头的平整的第一表面,所述半空心铆钉的腿部伸出所述第二板材,在受力后被压缩至所述杆部并与所述杆部挤压而分别向内、外两侧延展形成为所述接头的不平整的第二表面,所述半空心铆钉的形状满足在所述模具的压力下使所述第二表面包括所述腿部向内延展的部分所形成的内凹的等弧度的弧面和所述腿部向外变形的部分所形成的从内向外逐渐变薄并紧贴所述第二板材的边缘部;
第三步:将可与接头焊接的第一板材放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第四步:将放置好的第一板材与接头通过点焊焊在一起,点焊焊头电极的表面曲率、深度与所述接头的第二表面的曲率、深度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空心铆钉的杆部的厚度为所述第二板材的厚度的1.1~1.4倍;其空腔的深度为杆部直径的50%~65%,腿部的厚度为杆部直径的10~20%。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空心铆钉的杆部直径为5~6m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呈不对称的“工”字形;所述第二表面的弧面的曲率半径在10~14mm之间,所述弧面中心凹下的深度小于0.8mm。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所述半空心铆钉的腿部发生变形时与杆部挤压使其杆部发生横向延展并挤压与杆部接触的第二板材,使第二板材与杆部相接触部位的横截面形成椭圆状的角。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第二表面的横向尺寸为所述半空心铆钉的杆部直径的1.8~2.2倍,并且不小于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在植入铆钉之前,在第二板材中制铆钉孔,铆钉孔的直径比铆钉的杆部直径大5%~2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空心铆钉在形成接头后,其杆部直径增加了10~30%。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材为两层或多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空心铆钉的头部具有0.5~1.5mm的厚度,使第一板材与第二板材之间形成缝隙,涂漆可以进入两个板材之间的缝隙,防止产生接触性腐蚀。
11.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材的材料为钢或铝,所述第二板材的材料为不能与第一板材焊接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材料为纤维复合材料。
13.汽车车身,所述车身包括至少两种相互不能焊接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不能焊接的材料之间通过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相互连接,从而可使用生产单一材料的车身时所使用的点焊设备。
14.汽车底盘,所述底盘包括至少两种相互不能焊接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不能焊接的材料之间通过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板材连接方法相互连接,从而可使用生产单一材料的底盘时所使用的点焊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诺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伊诺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32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肛瘘的内服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