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蚀剂组合物和用该缓蚀剂组合物进行酸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60460.7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8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许哲峰;李正荣;郑之旺;李俊洪;翁建军;李卫平;王羿;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6 | 分类号: | C23G1/06;C23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严政,李婉婉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蚀剂 组合 进行 酸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蚀剂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缓蚀剂组合物,该缓蚀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缓蚀剂组合物对汽车结构钢进行酸洗的方法。
背景技术
P510、P510L、SAPH等系列汽车结构钢的热轧酸洗板属酸洗板中的高档产品,主要用于汽车底盘或内门板等结构部位,它有与冷轧板相媲美的成形性能和表面质量,而强度又高于冷轧板。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汽车用热轧酸洗板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保证冲压成型性能前提下,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表面光泽度,来达到提高产品涂装及前处理表面质量的目标。
目前常见的缓蚀剂主要有杂环类、胺类、羧酸类、席夫碱类、硫脲类、嘌呤类等,例如CN1844457A公开了一种碳钢缓蚀剂,其主要成分为嘌呤类化合物,包括鸟嘌呤、腺嘌呤、二氨基嘌呤、一硫代嘌呤、二硫代嘌呤等。但是目前对于缓蚀剂的研究都普遍针对普通碳钢进行,而对于P510、P510L、SAPH等系列汽车结构钢这类特种钢种来说缓蚀效果并不明显。这些汽车结构钢的热轧板使用常规的缓蚀剂进行酸洗时,表面常常出现全板面的黑斑、黄斑、团状黑斑和发暗等质量缺陷,该类缺陷的酸洗板在后期的前处理涂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磷化膜层不完整、磷化膜晶粒大小不均匀等不良缺陷,影响最后的电泳涂装涂层附着性能及耐蚀性能等缺陷。因此,开发缓蚀性能更好的缓蚀剂,尤其是对汽车结构钢仍然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的缓蚀剂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缓蚀剂用于汽车结构钢的酸洗时常常出现表面质量缺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缓蚀剂组合物和使用该缓蚀剂组合物进行酸洗的方法,该缓蚀剂组合物能够用于汽车结构钢这样的特殊钢种,用量少且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能够得到表面质量较好的汽车结构钢热轧酸洗板,并且运行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本发明的发明人使用现有的缓蚀剂对汽车结构钢进行热轧酸洗的过程中发现,酸洗之后常常感觉钢板洗不干净,酸洗的过程中或酸洗后烘干的过程中常常发现出现了全板面的黑斑、黄斑、团状黑斑和发暗等问题,并且钢板的溶蚀率很高质量损失较多,不仅影响了表面质量,也对后续处理带来了不利影响,对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这是由于汽车机构钢中含有较高的铬、钒含量所致,并意识到应当开发出一种特别适用于汽车结构钢的缓蚀剂。现有的缓蚀剂产品通常成分比较单一,一般只含有一种或两种类型的化合物,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过程中意外发现,将多种类型的化合物相互配合并通过调节各成分间的配比,能够得到缓蚀效果更好,并且能够适用于汽车结构钢的缓蚀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蚀剂组合物,该缓蚀剂组合物包括季铵盐类化合物、硫脲、氨基三甲叉磷酸和/或其盐,以及植酸和/或单宁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汽车结构钢进行酸洗方法,该方法包括:用酸洗液对汽车结构钢进行酸洗,所述酸洗液含有本发明的缓蚀剂组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缓蚀剂组合物的主要优势在于:
(1)本发明的缓蚀剂组合物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当用于汽车结构钢的热轧酸洗过程中时,得到的热轧酸洗板的表面光泽度能达到3以上(黄色度b值≤1.0),亮度值能达到40以上,克服了常规缓蚀剂带来的表面缺陷,改善了产品的外观;
(2)本发明的缓蚀剂组合物用量少,酸洗所用的酸的消耗量低,钢板溶蚀率低(金属损失量低),从而减少了运行成本,并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3)本发明的缓蚀剂组合物配制工艺简单易操作,可以在生产现场“即配即用”,并且其性质稳定,配置成水溶液后可以放置达120天以上而不出现沉淀、分层的现象。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蚀剂组合物,该缓蚀剂组合物包括季铵盐类化合物、硫脲、氨基三甲叉磷酸和/或其盐,以及植酸和/或单宁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604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