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储油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7878.2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5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显洁;李国康;丁智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冀州澳科中意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12 | 分类号: | B65D90/12;B65D90/2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053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储油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埋容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储油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储油罐是用于储存油品的容器,主要包括罐体和与罐体相连接的管道,分为圆柱形、方箱形和球形多种。目前储油罐,特别是加油站的储油罐或其他易燃易爆物质容器,均是采用深埋于地下的方式设置,这样不仅可节省占地面积,更主要的是将其埋入地下能够更加安全。如图1所示,现以圆柱形储油罐为例说明目前常用的储油罐固定方法:首先在地面上挖出深度大于罐体3直径的坑槽,然后在坑槽内现场浇筑立方体形的混凝土罐槽1以及位于混凝土罐槽1底面上的基床2,之后将罐体3固定在基床2上,再在混凝土罐槽1内回填河沙4并覆盖住罐体3的顶部,最后在河沙4的上部利用混凝土制作出盖体5。但是,利用该方法固定的储油罐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由于现场浇筑混凝土罐槽1和基床2会使施工周期较长、而且建设费用高;其二,由于所使用的河沙4粒径极小,其与水混合可形成悬浮物,并且在地下水的冲击下其极易产生流动,由此易造成罐体3外部局部区域出现所谓的掏空现象,从而失去对罐体3的外部支撑力,致使罐体3产生向上的位移,从而造成与其相连接的管道出现变形或拉断,由此导致油气泄漏而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并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的固定储油罐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储油罐的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第一步,在地面上开挖出深度大于罐体的高度且为倒四棱台形的底坑;
第二步,在所述底坑的底面上铺设两条平行设置的地锚,然后将储油罐的罐体架设在该地锚上;
第三步,在罐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多条束带以固定住罐体;
第四步,在所述的底坑中罐体四周的空间内回填级配石而形成碎石层,直至碎石层的顶面高出罐体的顶面;
第五步,在碎石层的顶面上铺设作为覆盖物的地面砖或浇筑混凝土而形成表面层,由此完成储油罐的固定过程。
所述的级配石为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粒径在3—12毫米之间。
所述的碎石层的顶面高于罐体的顶面至少500毫米。
所述的底坑的侧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60—89度。
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储油罐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由于底坑中回填的粒径在3—12毫米的级配石具有较大的摩擦角,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大,使得颗粒间相互嵌入和连锁作用而产生较强的咬合力,因此具有极强的抗剪能力,当表面层出现裂纹或其他问题而使得地面载荷直接作用在碎石层上时,该碎石层能够将载荷分散化、平均化后向下传递,从而大大减轻了对储油罐形成的压力,保证了其安全;
其二,由于底坑的侧面形成有坡度,因此碎石层的部分压力能够传递到该侧面上,可进一步降低碎石对罐体施加的挤压力;
其三,设置两条平行的地锚可以有效克服地下水对罐体所产生的浮力,加之级配石又具有很好的透水性,所以能够提高储油罐的固定性能;
其四,本方法无需混凝土罐槽的施工,从而可以缩短施工周期,并能够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已有技术的储油罐固定方法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储油罐的方法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储油罐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与已有技术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号。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储油罐的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第一步,在地面上开挖出深度大于罐体3的高度且为倒四棱台形的底坑6;
第二步,在所述底坑6的底面上铺设两条平行设置的地锚7,然后将储油罐的罐体3架设在该地锚7上;
第三步,在罐体3的外圆周面上设置多条束带10以固定住罐体3;
第四步,在所述的底坑6中罐体3四周的空间内回填级配石而形成碎石层8,直至碎石层8的顶面高出罐体3的顶面;
第五步,在碎石层8的顶面上铺设作为覆盖物的地面砖或浇筑混凝土而形成表面层9,由此完成储油罐的固定过程。
所述的级配石为级配碎石或级配砾石,粒径在3—12毫米之间。
所述的碎石层8的顶面高于罐体3的顶面至少500毫米。
所述的底坑6的侧壁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60—89度。
本申请人于2013年1月12日委托国家玻璃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利用上述方法制成的储油罐承受交通负载能力进行了监督检测,检测时选用80吨重车,车辆尾部并装三轴(轴重为3×18.7吨),停留在储油罐上方时,储油罐未出现任何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冀州澳科中意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冀州澳科中意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7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扭锁自动解锁装置
- 下一篇:车辆用变速器的油供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