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挡风玻璃的传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7020.6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0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学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B65G15/58;B65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风玻璃 传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加工设备,具体是指前挡风玻璃的传送方法。
背景技术
轿车挡风玻璃采用曲面玻璃,首先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因为现代轿车的正常时速大都超过100公里,迎面气流流过曲面玻璃能减少涡流和紊流,从而减少空气阻力,加上窗框边缘与车身表面平滑过渡,玻璃与车身浑然成一体,从视觉上既感到整体的协调和美观,又可以降低整车的风阻系数。另外,曲面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采用较薄的玻璃,对轿车轻量化有一定的意义。曲面玻璃在热弯工序完成后,一般经过传动机构从热弯炉传送到下一工序的设备进口处,普遍的做法时采用压辊传送,但是此类做法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在曲面放置时只能将弯曲面朝上放置,并且在进行下一道工序(例如镀膜、清洗等)时,需要人工对曲面玻璃进行位置调动,以便流水线的连续加工生产,但是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强度,使得玻璃生产效率降低,而且在压辊传送时,曲面玻璃时常发生位置偏移,不利于快速传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前挡风玻璃的传送方法,解决传送机传送时稳定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来达到提高传送机稳定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
本发明首先将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与传送凹槽固定,当电机驱动时,电机的输出端上的齿轮与传送凹槽的底部的齿条配合,带动传送带随传送凹槽一起在凸起上移动,传送凹槽可使得传送带在传送凹槽上循环移动,以连续进行传送工序,传送带包括多个独立的传送单元,每个传送单元可一件成品或是半成品曲面玻璃,在机架内设置的PLC控制器,可在人工快速输入命令,使得电机在预设的速率下运转,以合理的速率来使传送带带动成品或是半成品曲面玻璃进行传输,既能实现曲面玻璃的长短距离传输,也能保证传送带传输的稳定性以及高效率;并且传送单元可固定曲面玻璃,避免曲面玻璃在传送单元上发生偏移,多个传送单元间还使曲面玻璃可曲面向上也可是曲面向下放置,便于下一轮任意一道加工工序的处理。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机架、传送带、传送凹槽和电机,电机置于机架内,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齿轮,机架的两端设置有滑道,滑道上设置有凸起,传送凹槽倒置且滑动设置在凸起上,传送带与传送凹槽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包括多个传送单元,传送凹槽靠近传送带的底部上还设有齿条,齿轮与齿条相互配合,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在机架内并所述电机相连。
所述传送单元包括四个传送板,所述传送板两两相对放置,传送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位于连接板同侧的传送板相互平行。
所述传送板与连接板螺栓连接。
所述传送板之间的间距为5~10㎝。
所述连接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齿形条,齿形条上安装有橡胶垫。
所述连接板材质为RB1008型塑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以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机架内设置的PLC控制器,可在人工快速输入命令,使得电机在预设的速率下运转,以合理的速率来使传送带带动成品或是半成品传输,既能实现鞋类产品的长短距离传输,也能保证传送带传输的稳定性以及高效率。
2、本发明在曲面玻璃的曲面朝上时,其底部中心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上的多个齿形条可将曲面玻璃固定,齿形条上还设有橡胶垫可避免两者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保证曲面玻璃的稳定传送;当曲面玻璃的曲面朝下时,曲面玻璃的两端可卡持在齿形条之间的间隙中,同样能够保证曲面玻璃的稳定传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机架、2-滑道、3-传送凹槽、4-传送板、5-连接板、6-齿形条、7-凸起、8-齿条、9-电机、10-齿轮、11-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70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