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服装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7010.2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7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山;王枫;厉智;杨静;邓健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6 | 分类号: | G06K9/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服装 分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s,CNN)的服装分类方法,属于图像信息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诸多的实现服装自动分类的算法。Pan等人提出使用BP神经网络识别针织物。Ben等人提出基于文本特征和支持向量机对针织物的识别方法。Liu等人提出了基于姿态的估计和使用颜色,SIFT,HOG等特征来将衣服分成23类。Bourdev等人研究出一个系统来描述人们的外貌形象,他们使用了9种属性,例如男性、T恤、长发等特性。另外,对于衣服的分割也是研究热点。Hu等人提出使用基于受限德劳内三角(CDT)的前景和背景估计,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预定义的服装模型。Weber等人则引入一个新颖的方法,利用姿态检测器去处理服装的遮挡问题。Manfred提出了流行商店数据库里的服装分割方法。研究者们也致力于对衣服属性的分类,比如颜色、领子、衣袖等属性。Chen引入了一个全自动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够产生可命名属性列表的衣服。Lorenzo-Navarro等人则做了一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评价LBP和HOG描述子在衣服属性方面的能力。
服装分类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研究话题,传统的分类算法一般采用两步方法,第一步从输入图像中计算出人为设置的特征,第二步根据算出的特征去训练一个分类器,用于测试数据的分类。由于人工设计的特征的局限性,传统方法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为选择的特征是否合理,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普遍存在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因此,目前的服装分类算法主要存在两点局限性。第一,传统的特征不能达到满意的分类效果,尤其是对相似属性的类别。第二,目前没有公开的服装数据库来客观评价现有的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服装分类方法,设计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学习数据库中图像的特征,建立全局的特征表达,提高了服装分类准确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服装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服装图像样本,将服装图像样本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
步骤2,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预处理;
步骤3,构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5层卷积层,3层下采样层,3层全连接层;
步骤4,利用步骤2预处理后的训练样本对步骤3所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前向传播和后向传播两个阶段的训练,当后向传播训练计算出的误差达到期望值时,训练结束,并得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参数;
步骤5,利用步骤4训练结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步骤2预处理后的测试样本进行测试,并输出最终服装分类结果。
优选的,步骤1所述获取服装图像样本的过程为:将服装分成男装8类、女装8类进行图像样本获取,其中男装8类为夹克、衬衫、风衣、西服、冲锋衣、针织衫、羽绒服、T恤,女装8类为旗袍、衬衫、风衣、西服、连衣裙、卫衣、羽绒服、T恤。
优选的,步骤2所述对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为:将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的大小调整到120×120像素。
优选的,步骤3所述卷积层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卷积层第lc层的第j个输出图,f为激活函数,Mj为输入特征映射的集合,*为卷积操作,为卷积层第lc层的第j个输出图与上一层第i个输入图之间的卷积核,1≤i≤max(lcin),max(lcin)为第lc层输入图的最大个数,1≤i≤max(lcout),max(lcout)为第lc层输出图的最大个数,为卷积层第lc层的第j个输出图的附加偏差,lc=1,…,5。
优选的,步骤3所述下采样层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下采样层第ls层的第j个输出图,f为激活函数,S为下采样函数,分别为下采样层第ls层的第j个输出图的乘子偏差、附加偏差,ls=1,…,3。
优选的,步骤4所述误差的计算公式为:其中,n为训练样本的样本总数,m为类别数,t为由网络激励函数f(x)=max(0,x)输出的一个m×1的矩阵,tlabel为训练样本的标签,是一个m×1的二值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7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助退卡模块的卡片循环暂存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增压进气的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