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片状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6627.2 | 申请日: | 2015-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2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玉荣;陈梅洁;刘子玉;胡彦伟;李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82Y4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片状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片状银纳米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银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Ag,原子序数47,是一种银白色的过渡金属。银在自然界中很少量以游离态单质存在,主要以含银化合物矿石存在。银的化学性质稳定,活跃性低,价格贵,导热、导电性能很好,不易受化学药品腐蚀,质软,富延展性,其反光率极高,可达99%以上。纳米银(Nano Silver)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用纳米银和精梳棉纤维制成的棉袜,具备很好的抗菌防臭的效果。纳米银优良的热物性被应用在制备高端银浆(胶)、导电涂层、医疗领域、绿色家电及家具产品、催化材料、新能源以及电镀工业等领域。其中,纳米银的抗菌特点被应用到生活中,其中婴儿产品中,餐具和奶瓶中就有应用,都含有纳米银材料。所以,制备出理想的银纳米颗粒就显得尤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水为基液的经济性好、操作简单、粒径可控、分散性好的片状纳米结构银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片状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前期准备:
所需化学试剂:硝酸银(AgNO3,99.9%),1,5-戊二醇(C5H12O2,96%),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 = 30),氯化铜(CuCl2,99.9%)以及去离子水。
(二)实验步骤如下:
(1)在试剂瓶A中分别加入1 ~ 20 mL1,5-戊二醇、0.001 ~ 2 mg氯化铜以及0.1 ~ 1 g硝酸银,在20℃恒温条件下超声震荡30 ~ 60 min使得溶质完全溶解,最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A;
(2)在试剂瓶B中分别加入1 ~ 20 mL1,5-戊二醇以及0.1 ~ 1 g PVP,在20℃恒温条件下超声震荡10 ~ 30 min使得溶质完全溶解,最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B;
(3)在试剂瓶C中加入1 ~ 40 mL1,5-戊二醇,并将其放置在190℃恒温油浴中保持5~ 20 min后,将溶液A和B分别按照100 ~ 500 每隔1 min和100 ~ 500每隔30 s的速率加入到试剂瓶C中;加入时间持续5 ~ 30 min后停止,等待1 ~ 10 min使试剂瓶C中反应完全后将试剂瓶C去除冷却至室温,离心后即得到Ag纳米颗粒。
本发明中,Ag纳米颗粒通过醇还原法制得。如图1所示,Ag的前驱物Ag+在190℃条件下被戊二醇还原,首先生成Ag核,随着更多的Ag+被还原,Ag原子附着在Ag核上生成三角片状颗粒;接着,由于颗粒不同面上的表面能存在着差异,Ag原子选择吸附在三角片状颗粒的不同面上,因此,颗粒的尺寸在增大,并且形貌在向去角三角片状棱柱转变。通过控制加入的前驱物Ag+的浓度可以在Ag纳米颗粒的成核生长过程中得到不同尺寸的片状颗粒。
本发明所获得的产品粒径大小比较均匀,且可控,从60 nm到200 nm均可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Ag纳米颗粒的成核以及生长过程;
图2为实施例1所获得平均尺寸为66 nm的Ag纳米颗粒SEM图;
图3为实施例2所获得平均尺寸为80 nm的Ag纳米颗粒SEM图;
图4为实施例3所获得平均尺寸为136 nm的Ag纳米颗粒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实施例1:
(1)在试剂瓶A中分别加入10 mL1,5-戊二醇、1 mg氯化铜以及0.2 g硝酸银,在20℃恒温条件下超声震荡30 min使得溶质完全溶解,最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A。
(2)在试剂瓶B中分别加入10 mL1,5-戊二醇以及0.1 g PVP,在20℃恒温条件下超声震荡10 min使得溶质完全溶解,最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66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快速拆卸的顶尖轴
- 下一篇:复合门钢板成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