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乙烯基聚硅氧烷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5163.3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2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冀运东;胡晓婕;王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J183/07 | 分类号: | C09J183/07;C09J183/05;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乙烯基 聚硅氧烷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属于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乙烯基聚硅氧烷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硅氧烷是一类既含有机基团,又含无机结构的杂化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耐高低温性能、耐候性、化学稳定性、高弹性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在防腐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聚硅氧烷交联密度较低,力学性能、粘结性能及耐溶剂性能均较差,严重制约了其发展。为改善这一缺点,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用具有高粘结性能的环氧树脂或聚氨酯与聚硅氧烷互相改性,欲使复合物兼具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的高强度、高粘结性和聚硅氧烷的高柔韧性、耐腐蚀性。
然而,聚硅氧烷与环氧树脂、聚氨酯的溶度参数相差均较大,故相容性较差,直接共混制备的粘结性复合材料的性能并不高。目前,主要采用添加增溶剂的方法对共混体系进行化学改性,以提高两者的互溶性。但此类方法中,树脂的用量受到较大的限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两者的互溶性,使得共混体系粘结性能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且强度较低,所得聚硅氧烷粘结性复合体系仍不能更好的满足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性乙烯基聚硅氧烷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黏剂涉及的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固化后可表现出较好的粘结性和耐酸耐蚀性;且制备方法简单,适合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性乙烯基聚硅氧烷胶黏剂,它由A料和B料经混合共聚而成,各原料所占质量配比为:
A料:乙烯基聚硅氧烷100份,催化剂0.001-0.007份,过氧化甲乙酮0.1-1份,硅烷偶联剂1-4份;
B料:环氧乙烯基树脂10-50份,促进剂0.1-0.7份,含氢聚硅氧烷3-8份;
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乙烯基聚硅氧烷为端乙烯基聚硅氧烷或侧链乙烯基聚硅氧烷,或二者分别与羟基聚硅氧烷按任意配比的共混物,粘度为1000-10000MPa·s。
上述方案中,所述催化剂为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Karstedt催化剂(铂-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氧烷配合物)、氯化铂、氯化铜中的一种,其中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中氯铂酸的质量浓度为0.001-0.006%。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氧乙烯基树脂为标准型双酚A环氧乙烯基树脂。
上述方案中,所述促进剂为环烷酸钴。
上述方案中,所述含氢聚硅氧烷的含氢量为0.3-1.0%。
优选的,所述改性乙烯基聚硅氧烷胶黏剂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得:
A料:端乙烯基聚硅氧烷100份,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Speier催化剂)0.001-0.003份,过氧化甲乙酮0.15-0.75份,硅烷偶联剂2-3份;
B料:环氧乙烯基树脂20-50份,环烷酸钴0.2-0.5份,含氢聚硅氧烷5-8份;
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其中,A料中的端乙烯基聚硅氧烷粘度为1000-5000MPa·s,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中氯铂酸的质量浓度为0.003-0.005%,B组分中含氢聚硅氧烷的含氢量为0.5-0.75%。
上述一种改性乙烯基聚硅氧烷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以下重量配比称取原料,A料:乙烯基聚硅氧烷100份,催化剂0.001-0.007份,过氧化甲乙酮0.1-1份,硅烷偶联剂1-4份;B料:环氧乙烯基树脂10-50份,促进剂0.1-0.7份,含氢聚硅氧烷3-8份;所述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2)将向乙烯基聚硅氧烷中滴加硅烷偶联剂搅拌均匀,然后滴加催化剂搅拌均匀,最后滴加过氧化甲乙酮搅拌混合均匀,得A料;向环氧乙烯基树脂中滴加促进剂混合均匀,然后滴加含氢聚硅氧烷搅拌混合均匀,得B料;
3)将所得A料和B料置于大功率电动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得所述的改性乙烯基聚硅氧烷胶黏剂。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还可向A料和B料中添加交联剂进行搅拌。
上述方案中,所述交联剂由正硅酸乙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以100:(1-4)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上述方案中,环氧乙烯基树脂与乙烯基聚硅氧烷不能完全混溶,部分原料在所得共混体系界面处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式为:
上述反应在界面处形成过渡层,起到了原位增容的效果,不仅包裹于乙烯基聚硅氧烷增强相周围,而且彼此之间相连,形成了立体网络结构,使所得固化体系的粘结性能、耐酸耐蚀性等性能提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5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