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重相交替进料逆流萃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4489.4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3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南碎飞;王喆;窦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重 相交 进料 逆流 萃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萃取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重相交替进料逆流萃取工艺。
背景技术
液液萃取,亦称抽提,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液液分离是传统的分离技术,由于在常温下操作,能耗低,因此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在工业上,萃取过程分为连续和间歇两种操作方式。连续萃取的优点是生产能力大,劳动强度低,设备占地面积小,缺点是萃取相和萃余相分层不充分,萃取相和萃余相之间返混严重,大大降低了萃取效率。间歇萃取的优点是萃取相和萃余相分层充分,萃取相和萃余相之间不存在返混,缺点是生产能力低,劳动强度大,设备占地面积大。
萃取设备分为有外加能量和无外加能量两类。无外加能量的萃取过程,设备简单,运行可靠,但由于萃取效率低,得到的应用越来越少。而有外加能量的萃取过程,设备结构复杂,但萃取效率高,因此得到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如脉冲筛板萃取塔,卡尔振动板萃取塔,Kühni液液萃取塔,混合-澄清萃取塔等萃取技术。
上述这些萃取过程一方面通过萃取塔内构件或外加能量使分散相不断更生表面及形成细小的液滴强化对流传质,以此提高萃取效率,但另一方面,细小的分散相液滴易于被逆流流动的连续相带走而造成返混等不良现象,从而降低传质效率,甚至易于产生液泛,这也是萃取过程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重相交替进料逆流萃取工艺,吸取了连续萃取操作和间歇萃取操作的优点,避免两种操作中存在的缺点,同时吸取各种萃取设备的长处,通过采用交替进料的工艺,即保证了生产能力大,劳动强度低,设备占地面积小等连续萃取的优点,又达到萃取相和萃余相能充分分层,萃取相和萃余相之间无返混等间歇萃取的优点,同时结合设备结构,减小分散相的液滴,提高萃取效率。
一种轻重相交替进料的逆流萃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阶段:将连续相打进萃取塔内至少漫过萃取塔上部第一块筛板;
(2)运行阶段:
(2-1)开启分散相进料泵,分散相经分散相进料口进入萃取塔,同时开启分散相出口阀,分散相进料设定时间后关闭分散相进料泵和分散相出口阀,停止分散相进料后静置,待分散相和连续相分层分离;
(2-2)再开启连续相进料泵,连续相经连续相进料口进入萃取塔,同时开启连续相出口阀,连续相进料设定时间后关闭连续相进料泵和连续相出口阀,停止连续相进料后静置;循环步骤(2)。
作为优选,分散相和连续相中密度大的从萃取塔的顶部通入,密度小的从底部通入;
萃余相和萃取相中密度大的从萃取塔的底部排出,密度小的从顶部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萃取塔内设有至少两级筛板;
所述的连续相进料口与连续相储罐的出口连通,所述的分散相进料口与分散相储罐的出口连通。
本发明中,与上述萃取工艺相匹配的萃取塔内,无需加降液管(或升液管)及搅拌装置,在降低了设备的造价的同时,也提高了筛板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连续相储罐与萃取塔间、分散相储罐与萃取塔间还分别设有进料泵。
作为优选,所述的萃取塔还设有与萃取相储罐的入口连通的连续相出料口,与萃余相储罐的入口连通的分散相出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萃取相储罐与萃取塔间、萃余相储罐与萃取塔间还分别设有阀门,例如电动阀、气动阀或手动阀门。
本发明中,在准备阶段,用与连续相储罐连通的第二进料泵将连续相打进萃取塔内至少漫过萃取塔上部第一块筛板;在运行阶段,首先开启与分散相储罐连通的第一进料泵进分散相,同时开启与分散相储罐连通的第一阀(如电动阀),进料一定时间后关闭第一进料泵和第一电动阀,然后静置分层分离,待萃取相和萃余相充分分层后开启与连续相储罐连通的第二进料泵进连续相,以及与连续相储罐连通的第二电动阀,进料一定时间后关闭第二进料泵和第而电动阀,完成一个循环。
进一步地,第一进料泵与第一电动阀设计成同步控制开和闭,第二进料泵和第二电动阀设计成同步控制开和闭,开启和关闭时间由时间继电器设定。
当待分离的液液体系为煤油-水体系时:
作为优选,分散相流量为200kg/m2/h~1200kg/m2/h,分散相进料时间为20~160s,静置时间为0~15s;连续相流量为300~1200kg/m2/h,连续相进料时间为20~80s,静置时间为0~15s;连续相与分散相的流量比为0.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44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可连续进样分离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干燥机的多组喷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