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预制承台与多根固定钢管桩相互定位的系统及其定位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54167.X | 申请日: | 201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2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毅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汤云武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固定 钢管 相互 定位 系统 及其 工艺 | ||
1.一种使预制承台与多根固定钢管桩相互定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水上定位机构、水下定位机构、液压泵站、主控机构和测量机构;吊架固连承台且可拆卸,承台在靠近其四个角落和中间位置设有多个竖向通孔与多根固定钢管桩相配合;
所述水上定位机构包括四个三维千斤顶,每个三维千斤顶安装在靠近承台角落的一根钢管桩的顶部,每个三维千斤顶包括一个固定座和设置在固定座上的一个可水平移位的移动座,移动座上安装有至少一根竖向油缸和至少三根第一水平油缸,每个三维千斤顶上的竖向油缸顶住吊架,每个第一水平油缸一端顶住固定座;
所述水下定位机构包括至少十二根第二水平油缸,承台在靠近角落的每个竖向通孔内表面上安装有至少三根第二水平油缸,每根第二水平油缸一端顶住固定钢管桩外表面;
所述液压泵站用于驱动各油缸动作;所述测量机构把油缸活塞杆的位移参数和承台的空间坐标参数传送给主控系统,主控系统根据测量机构提供的参数设定各油缸活塞杆的移动数据并控制液压泵站动作来驱使一个油缸动作或多个油缸同时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预制承台与多根固定钢管桩相互定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包括设置在每根油缸上的位移传感器和装在承台上的多个小棱镜及与多个小棱镜配合测量的全站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预制承台与多根固定钢管桩相互定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减摩滑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预制承台与多根固定钢管桩相互定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下部中间装有一静压油缸与减摩滑板相配合以锁定减摩滑板或打开减摩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预制承台与多根固定钢管桩相互定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三维千斤顶的移动座上安装有一根竖向油缸和四根第一水平油缸,四根第一水平油缸呈十字形分布;承台在靠近角落的每个竖向通孔内表面上安装有四根第二水平油缸,四根第二水平油缸处于竖向通孔内表面的同一横截面上,四根第二水平油缸中两根第二水平油缸沿横向分布、另外两根第二水平油缸沿纵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使预制承台与多根固定钢管桩相互定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三维千斤顶的钢管桩的顶部连接一承载构件,三维千斤顶上的固定座支撑在所述承载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预制承台与多根固定钢管桩相互定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板相连接,上板和下板之间还穿有多根拉杆,每根拉杆的上部旋接有上螺母,上螺母抵在上板的上端面,每根拉杆的下部旋接有下螺母,下螺母抵在下板的下端面,上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上板的外周边为圆形,所述下板外周边为圆形,下板的下端面上固连有相互交叉设置的多个加强板;下板处于钢管桩的内孔中,下板的上端面支撑三维千斤顶上的固定座,上板的下端面支撑在钢管桩顶部的端面上。
8.一种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定位系统的定位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吊架把承台吊至多根钢管桩上并使多根钢管桩穿过承台上多个竖向通孔,然后吊架支撑在四个三维千斤顶的竖向油缸上,实现初定位;
步骤二、吊架就位后,对承台的平面高程进行调整,使每个三维千斤顶上的第一水平油缸固定不动,通过测量机构测定承台四角坐标,主控系统根据承台四角坐标控制液压泵站动作来驱使四个三维千斤顶上的竖向油缸做异步顶升操作,使承台四角高程坐标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通过四个三维千斤顶的竖向油缸同步顶升,使承台竖向坐标达到设计要求,接着锁定四个三维千斤顶的竖向油缸;
步骤三、使水上定位机构的第一水平油缸和水下定位机构的第二水平油缸的一个油缸动作或多个油缸动作,使承台做水平方向的扭转、横移或纵移,使承台四角水平坐标达到要求,锁定所有的第一水平油缸和第二水平油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四、在钢管桩与承台墩身之间打入钢楔块抱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五、在每根钢管桩外周面与承台竖向通孔之间焊接多个剪力键,使每个剪力键的竖向侧面固连在钢管桩外周面,使每个剪力键的底面固连在承台上;然后在不安装三维千斤顶的钢管桩外周面与承台竖向通孔之间灌注混凝土,使不安装三维千斤顶的钢管桩与承台固连在一起,接着拆除吊架、水上定位机构、和水下定位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41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阴井
- 下一篇:可控变形的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支护结构及其设计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