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跌打瘀肿的外用中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53486.9 | 申请日: | 201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1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耿绍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绍南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9/00;A61P7/10;A61K33/26;A61K35/413;A61K35/62;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跌打瘀肿 外用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跌打瘀肿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跌打瘀肿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外伤病,具有病情急、疼痛感强的特点,若治疗不当,很容易留下慢性腰腿疼痛等后遗症,更有甚者引发其它综合症,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治疗跌打瘀肿通常是采用内服药物或外敷药物的治疗方法,使伤处消炎、消肿、止痛,促进伤处血行。目前,常见的治疗跌打瘀肿的药物有云南白药、肿痛灵、大活络丸、风湿液等等,这些药物对治疗跌打瘀肿均有一定效果,但很多药物价格高,见效慢,疗效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跌打瘀肿的外用中药。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跌打瘀肿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赤药8-10、五倍子10-12、延胡索4-5、钩藤2-4、丹参5-7、炒枳壳5-6、竹茹2-4、人工牛黄1-3、制乳香4-6、四方藤2-4、千针万线草5-8、大黄5-6、威灵仙3-4、当归6-10、淫羊藿8-10、穿山龙2-4、千斤拨4-6、凤仙花2-4、地龙5-6、自然铜3-5、南方露珠草2-5、红母猪藤2-3。
治疗跌打瘀肿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赤药9、五倍子11、延胡索4.5、钩藤3、丹参6、炒枳壳5.5、竹茹3、人工牛黄2、制乳香5、四方藤3、千针万线草6、大黄5.5、威灵仙3.5、当归8、淫羊藿9、穿山龙3、千斤拨5、凤仙花3、地龙5.5、自然铜4、南方露珠草3、红母猪藤2.5。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超微细化得混合药粉,然后向其中加入常规外用药介质混合,搅拌混合均匀,涂覆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多味纯天然草药混用,对跌打瘀肿具有独特的疗效,且对患者皮肤无任何刺激作用,诸药合用具有祛风活络,活血止痛、利水消肿、活血散瘀的药效,可以有效的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跌打瘀肿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赤药9、五倍子11、延胡索4.5、钩藤3、丹参6、炒枳壳5.5、竹茹3、人工牛黄2、制乳香5、四方藤3、千针万线草6、大黄5.5、威灵仙3.5、当归8、淫羊藿9、穿山龙3、千斤拨5、凤仙花3、地龙5.5、自然铜4、南方露珠草3、红母猪藤2.5。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超微细化得混合药粉,然后向其中加入常规外用药介质混合,搅拌混合均匀,涂覆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田某某,男,42岁,膝关节摔伤,伤处破皮,有少量鲜血流出,次日有淤血,伴有明显的疼痛感,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连续涂敷一周,淤血明显消退,疼痛大大缓解,后继续涂敷一个疗程,伤处无明显症状,痊愈。
病例2、李某某,女,32岁,肩部受重物压伤,伤处有大量淤血,肿胀并有明显的疼痛感,服用消炎药十余天无效,后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连服涂敷一个疗程后,淤血大量消退,疼痛感不明显,后继续涂敷一个疗程,痊愈。
病例3、张某,男,51岁,骑车摔倒,导致腰部受损,伤处有淤血、肿痛,不可行走,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连服涂敷三日,效果明显,淤血有所消退,肿痛感减轻,后继续涂敷两个疗程,伤处无明显不适,痊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绍南,未经耿绍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34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用夜光涂装材料
- 下一篇:水性氟碳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