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辊式秸秆成型一体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53468.0 | 申请日: | 2015-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8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令启 |
| 主分类号: | B30B11/18 | 分类号: | B30B11/1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 地址: | 23301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成型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辊式秸秆成型一体机。
背景技术
针对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秸秆数量也多,加之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烧煤和使用液化气的普及,使农村中有大量富余秸秆。
众所周知,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同时提高生物质的使用效率和使用范围,更有效的减少直接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现今人们研究的课题。
秸秆的再利用设备已日趋成熟化,但是现有的多是秸秆成型机,秸秆成型机是一种能将秸秆等原料粉碎压制成燃料或饲料的机械设备,在将秸秆压缩成型后直接拖运,因为秸秆的大量化,这样不利于储藏,且拖运占用的空间大,运转的次数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在存储时会因为个别秸秆体的不合格而引起大量霉变,造成损失。且目前市场上的所使用的秸秆压块机其体型庞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在粉碎压制成饲料后其压制效果不理想,且耗能量大,经济效益低下,不适合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秸秆成型机体积较大,生产加工后的原料不易于储存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对辊式秸秆成型一体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辊式秸秆成型一体机,包括秸秆粉碎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秸秆粉碎机的出料口配合连接成型室,在所述成型室内设有两个轴线相互平行的成型辊,在每个成型辊上均设有一组凹槽,两个成型辊上的凹槽相互对应配合,在成型室的外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传动装置连接成型辊,在所述第一电机的带动下使得两个成型辊相对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所述成型室的出料口配合连接卸料室,在所述卸料室内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拨盘,所述拨盘与卸料室的卸料口对应配合,所述第一转轴连接第二电机。
所述成型辊包括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上套接固定成型尼龙辊,在成型尼龙辊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伸出所述成型室,在成型室外侧的第二转轴上连接所述传动装置。
所述凹槽为半球形或方形结构。
在所述成型室的上侧配合连接一个分料板,在所述分料板上均布一组通孔,在分料板的中间连接一个分料盘。
所述分料盘为一个锥形结构,其顶点设置在所述分料板的上侧,在分料盘的外侧面上还均布一组导料槽。
在每个所述成型辊的上侧均设有一个与其对应配合的预压辊,在所述预压辊的外侧均布一组长凹槽,每个所述长凹槽均沿预压辊的母线设置,在预压辊上套接与相应的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所述预压辊包括第三转轴,在第三转轴上套接固定预压尼龙辊,在预压尼龙辊上设有长凹槽,所述第三转轴的一侧伸出所述成型室,在成型室外侧的第三转轴上套接所述从动齿轮。
在所述预压辊上均布一组毛刷,毛刷与所述凹槽对应配合。
所述成型室为通筒形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采用现有的粉碎机将物料粉碎后,进行成型加工,通过两个成型辊挤压使物料成型,无需对物料进行加热,其成型效果好,对物料适应性广,结构设计合理、简单,性能稳定,其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成型辊和预压辊配合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装置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发明提供的一种对辊式秸秆成型一体机,包括秸秆粉碎机1,所述秸秆粉碎机1采用现有技术,它包括壳体22,在壳体22的上侧连接一个进料漏斗28,在壳体22的上侧还连接第三电机29,所述第三电机2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第三转轴30,在所述第三转轴30上分别套接固定两个刮刀26和两个套筒24,所述两个刮刀26和两个套筒24间隔设置,在每个套筒24上均连接一组切刀25,在壳体22内还设有动刀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令启,未经孟令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3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衬板
- 下一篇:一种连续皮带机皮带双头硫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