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52823.2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7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K13/04;C08K7/28;C08K7/06;C08K7/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音 汽车 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产业的澎湃发展,越来越多的金属零部件被塑料所代替,特别是汽车配件领域,塑料配件的重量轻,有利于降低汽车的油耗和排放,使得塑料汽车配件的范围日益扩大。
汽车的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因此,要求塑料零配件拥有和汽车等同的使用寿命。部分汽车上加装了塑料的配件,比如挡泥板、尾翼和雨眉,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这些部件增加了风阻,噪音也就相应的增加了,需要对其材料进行隔音方面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提高隔音和降噪的水平,制得的汽车配件可以降低行驶过程中的噪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由聚酰胺树脂、隔音填充物、增强填充物、抗老剂和阻燃剂,所述隔音填充物为空心玻璃微珠,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度为10~50μm,所述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中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聚酰胺树脂55~60份、隔音填充物10~15份、增强填充物10~15份、抗老剂1~5份和阻燃剂2~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增强填充物为玻璃纤维、石棉纤维或者碳纤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中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聚酰胺树脂55份、隔音填充物10份、增强填充物10份、抗老剂1份和阻燃剂2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中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聚酰胺树脂60份、隔音填充物15份、增强填充物15份、抗老剂5份和阻燃剂5份。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度为10μ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度为50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指出的一种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通过空心玻璃微珠的添加,既提高了整体的机械强度,又能吸收噪音,减少噪音的传播,提升制品的隔音效果,适合多种汽车配件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由聚酰胺树脂、隔音填充物、增强填充物、抗老剂和阻燃剂,抗老剂和阻燃剂的添加,既可以提高材料耐热、耐光照的能力,又能提高其阻燃性能,提高车辆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隔音填充物为空心玻璃微珠,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度为10~50μm,通过空心玻璃微珠的添加,既提高了整体的机械强度,又能吸收噪音,减少噪音的传播,所述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中各成分所占的重量份数为:聚酰胺树脂55~60份、隔音填充物10~15份、增强填充物10~15份、抗老剂1~5份和阻燃剂2~5份。
所述增强填充物为玻璃纤维、石棉纤维或者碳纤维,玻璃纤维、石棉纤维或者碳纤维可以提高材料整体的结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减少空心玻璃微珠对抗冲击性能的不良影响。
实施例1:
取聚酰胺树脂55kg、粒度为10μm的空心玻璃微珠10 kg、碳纤维10kg、抗老剂1 kg和阻燃剂2 kg,搅拌混合均匀,导入造粒机,制成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的粒子。
实施例2:
取聚酰胺树脂60kg、粒度为50μm的空心玻璃微珠15 kg、玻璃纤维15kg、抗老剂5 kg和阻燃剂5kg,搅拌混合均匀,导入造粒机,制成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的粒子。
综上所述,本发明指出的一种隔音降噪汽车用塑料,强度高,隔音性好,可以制成多种汽车配件,特别是尾翼和雨眉,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音,提高行驶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2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