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激光点云和数字影像的岩体结构面产状测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52792.0 | 申请日: | 2015-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0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戴静;李俊才;蒋立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1/00 | 分类号: | G01C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激光 云和 数字影像 结构 产状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激光点云和数字影像的岩体结构产状全自动数字化测量方法,属于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岩体结构面产状测量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类:
①、测线法、窗口统计法即通过皮尺和罗盘人工现场逐一测量结构面产状信息。该方法在面对实际工程中岩体结构面分布广、数量多、随机性强的特点,低效、费力、耗时使之难以满足工程需求,而且遇到人迹罕至陡崖险坡受现场条件的影响,测量方法便难以实施,从而导致测量数据的全面性与代表性也受到限制。
②、钻孔定向取芯法(Rosengren,1968)、孔内照相法(Eoek&Pentz,1968)、数字全景钻孔摄像法(王川婴,2001)即通过钻孔取芯后对岩芯中所含结构面产状的量测或通过孔内摄像对孔壁内侧结构面纹理进行数字图像量测来获取钻孔深度范围内相交的结构面产状信息。该方法可以获得深部岩体结构面产状信息,但是孔径范围测量尺寸使得该方法对于长大结构面的测量精度较低,同时钻孔破岩与孔位垂直度也会影响到测量精度。
③、摄影测量法(Ross-Brown&At-kinson,1972;Hagan,1978)即基于数字图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三维成像技术、影像匹配、图像插值、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相融合,可以获取地物表面的相对坐标空间几何信息,通过计算这些几何信息可以得到暴露地表岩体结构面产状信息。该方法采用非接触的测量手段,可以不受现场地形条件的制约,但是该方法精度受摄影图像质量与双目摄像间距控制,同时仍然需要一定的人工干预,单条岩体结构面的工作效率比精测线法有所提高,而面对实际工程中众多结构面大量人工干预仍然是无法接受的。
④、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法(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简称TLS),即通过对地物目标的逐点激光扫描测距可快速获得描述地物表面相对几何坐标信息的高精度点云数据(激光数据),通过一定人工干预与数据截取可以计算出那些暴露在岩壁表面上的岩体结构面产状。该方法取消了摄影测量法中相对繁琐的摄影测量算法,提高了测量速度与精度,但是仍然需要人工干预在海量点云数据中手动截取描述暴露岩体结构面产状的点云数据,而且该方法对于未暴露岩体结构面或以迹线形式显现的岩体结构面产状是无法测量。
综上所述,面对实际工程中岩体结构面数量多、分布广和随机性强等特点,目前技术瓶颈在于如何兼顾非接触式(取消场地制约)、全自动(取消人工干预)、测量速度快(算法简洁)、普适性(适合多种赋存环境岩体结构面)。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借助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快速精准空间测量手段和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技术的目标信息自动化筛取,将含有精确几何信息激光点云数据与目标信息自动化筛取后的数字图像数据进行数据融合与几何配准,提出一种基于TLS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全自动、非接触式岩体结构产状数字化测量方法,即融合激光点云和数字影像的岩体结构面产状测量方法。
技术方案:主要针对野外岩体结构面的数量多、分布广和随机性强等特征,传统岩体结构面产状测量方法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遇到人迹罕至陡崖险坡根本无法实施。本发明借助于地面激光激光的精准空间测量技术和数字影像的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全自动、非接触式的岩体结构面产状数字化测量方法。
融合激光点云和数字影像的岩体结构面产状全自动数字化测量方法,其测量内容包括了岩体结构面产状的点云数据提取、岩体节理迹线产状的图像数据与点云数据相融合的提取,其表述方式采用迹线与结构面匹配分组、共同表述的方法。
在点云数据的提取中,先用滤波法进行去噪,再对点云数据进行三角剖分从而建立初步的岩体三维模型,之后充分发挥点云数据精确度高的特点,通过对三角面、三角面法向量的计算构造出特征矩阵并采用基于高密度联通区域的DBSCAN聚类分析方法对结构面进行初步分组,随后借由三角面的连通性判别进行结构面的二次分组,最后计算出结构面的产状;岩石节理迹线需从图像数据中提取出来,先对数字影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再通过图像混合阈值分割法提取出岩石的轮廓线,经过像素剥离和去除断枝提取出迹线的骨架信息,最后将迹线标记出来并进行产状计算;结构面和迹线的产状测量完成后,将迹线与结构面合理分组,通过计算出迹线和结构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进行判别归并,用归并后的最终结果表征岩体结构面的产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27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