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近距离最优公交站点导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52115.9 | 申请日: | 2015-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旭华;程之;凌非;俞佳;王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36 | 分类号: | G01C21/36;G01C2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终端 增强 现实 技术 近距离 最优 公交 站点 导航 方法 | ||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近距离最优公交站点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城市空间公交网络P=(VP,EP,WP),VP表示公交网络的公交站点,每个节点包含了公交站点的经纬度;EP表示公交网络中的边,若两个公交站点在一条公交线路上是相邻的,它们就有一条连边;WP表示边的权值,即边所对应的一段公交线路实际的物理长度;
步骤二:根据目的地D和当前位置O计算获取最佳上车公交站点,通过地图地址解析方式得到目的位置的经纬度;
步骤三:利用方位角实现方向实时感知,通过建立和计算从视点到另一个GPS坐标B的视点之间的方位角公式:
上式中,当前站点的经度表示为α1,纬度表示为β1,需要计算的目标站点B经度表示为α2,纬度表示为β2,A即为所求的方位角度;
利用上述公式(1)计算起始站点O与最佳上车公交站点B的方位角AOB,然后建立对角计算可接受的视图范围v,即视图范围;结合人眼视角范围和设备能够接收的视角范围确定视图窗口;
步骤四:构建实时引导道路网络模型R=(VR,ER,WR),道路网络中的每个交叉口作为节点,用VR表示,同时每个节点记录实际信息,包括路口RoadId、路口名称RoadName、路口经纬度lacation以及路口具体地址;ER表示道路网络模型的连边,若两个交叉路口之间有路段相连,则节点连一条边;WR表示边的权值,即边所对应的一段道路线路实际的物理长度;
步骤五:采用实时引导方式准确引导至最佳上车站点,通过与最佳上车站点方位角及具体经纬度实时对比,借助数据库中存储的具体路段信息进行匹配,规划一条实时引导的路线,动态地在图像中显示路线引导至目的公交站点,分别对起始位置O与目的站点位置B搜索距离位置最近的交叉路口,确定起始节点与目的节点,然后对网络模型R使用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进行路径最优路径搜索,该算法描述为:
5.1)初始化:令N表示网络节点的集合,先令N={1},对所有不在N中的节点v,写出
5.2)寻找一个不在N中的节点w,其中D(w)值为最小,把w加入到N中,然后对所有不在N中的节点v,用[D(v),D(w)+l(w,v)]中的较小的值去更新原有的D(v)值,即:
D(v)←Min[D(v),D(w)+l(w,v)]
5.3)重复步骤5.2),直到找到目的节点s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近距离最优公交站点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航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六:实现实时标注与引导,通过得到最优的导航路径后,根据当前设备与目的站点之间的实际距离,结合上述步骤中计算得到的方位角度AOB,与导航路径所保存的方位和路段信息进行实时地分析与匹配,确定当前的引导方式,并将导航信息同步标记在移动设备的真实图像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521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储物柜
- 下一篇:固定式高原地区中蜂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