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高效型好氧堆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47031.6 | 申请日: | 2015-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6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群;曾剑飞;韩鲁佳;黄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C05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赵静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高效 型好氧 堆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好氧堆肥系统,包括复合覆盖模块、通气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存储与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复合覆盖模块由堆肥场地、复合覆盖层和移动卷膜机组成,堆料堆放于堆肥场地,所述复合覆盖层通过所述移动卷膜机覆盖于堆料上方,营造封闭空间;所述通气模块由风机和通气管道组成;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存储与控制模块包括一台电脑终端、数据软件以及数据线若干;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存储与控制模块相连。该系统移动运输方便,便于推广应用。对堆肥参数进行控制,避免堆肥过程中供氧不足、不均匀,以及由此带来的厌氧发酵产生大量有害臭气,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高效型好氧堆肥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我国年产畜禽粪便约40亿吨,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高达20-30亿吨,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30%,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00多万吨,远远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量之和,严重威胁水体、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和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全国每年仍有2亿多吨秸秆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农业投入要素的50%左右转化为农作物秸秆,秸秆资源的浪费,实质上是耕地、水资源和农业投入品的浪费。农业面源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和造成的资源浪费是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将“综合治污与废弃物循环利用”作为优先发展主题,在规模化养殖场发展以沼气和有机肥工程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模式(《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3)。
好氧堆肥是在微生物作用下通过高温发酵使有机物矿质化、腐殖化和无害化而变成腐熟肥料的过程,近年来已成为我国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在现有的工厂化好氧堆肥过程中,一般通过强制通风或者机械翻堆的方式,对堆体进行氧气供应。通过强制通风的方式供氧,由于堆肥槽的存在,通入的空气流因为短路会从堆肥槽壁大量逸散,供氧效率极低的同时会造成堆体通风不均匀,极大地增加了经济成本,并使得发酵不均匀;通过机械翻堆的方式供氧,氧气与堆料接触时间较短,氧气的利用率十分低下的同时,还会在过程中向环境散发大量的热量导致堆肥过程无法产生55~70℃的高温或者产生的高温期不持久,达不到杀灭病原菌、虫卵等的目的。总之,现有的供氧方式无法使堆体得到充足、均匀、有效的氧气供应,由此使堆体中出现厌氧区域,在产生大量有害臭气的同时,影响堆肥进程和堆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好氧堆肥系统,该好氧堆肥系统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的特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好氧堆肥系统,包括复合覆盖模块、通气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存储与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复合覆盖模块由堆肥场地、复合覆盖层和移动卷膜机组成,堆料堆放于堆肥场地,所述复合覆盖层通过所述移动卷膜机覆盖于堆料上方,营造封闭空间;
所述通气模块由风机和通气管道组成;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所述存储与控制模块包括一台电脑终端、数据软件以及数据线若干;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所述存储与控制模块相连。
上述好氧堆肥系统中,所述堆肥场地用于堆放经过预处理后的混合堆肥原料。
所述复合覆盖层由外至内分别由抗紫外线层、防水透气层和承托层三层构成,属于封闭式选择性半透膜,所述抗紫外线层为聚酯纤维材料经防紫外线处理后所得,能够避免堆肥过程中外界辐射对复合覆盖层及堆体的影响,但是不隔绝气体和水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7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