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键盘按键及键盘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46439.1 | 申请日: | 2015-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6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信;胡珺;徐王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键盘 按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键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含两个弹簧件的键盘按键及使用该键盘按键的键盘。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日常用品的要求的升高,人们对电脑特别是操作电脑时常用的电脑键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键盘按键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键盘按键200包括键帽201、橡胶圆顶202、薄膜电路板203以及基座204,其中,橡胶圆顶202用于支撑键帽且用于当使用者按压键帽201时提供弹性恢复力。橡胶圆顶202通常是由硅橡胶(SiliconRubber)射出成型整片或者通过一模多穴的工艺将硅橡胶黏贴于塑料上。但硅橡胶成本较高、一模多穴或整片射出边角的工艺制造的硅胶圆顶202的边角与中心材质有差异导致手感偏差,另外,硅胶圆顶的结构对按键行程有限制且手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按键及键盘,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按键,包括键帽、基座、薄膜电路板、弹性元件以及触接件;该弹性元件的一端设置于该基座上,该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悬空;该触接件设置于该弹性元件上;其中,当该键盘按键处于自由状态时,该键帽位于第一位置,该触接件与该薄膜电路板之间相距第一距离;当该键帽由该第一位置沿该第一方向朝该基座运动时,该键帽抵压该弹性元件直至该键帽运动至第二位置,该触接件抵压该薄膜电路板;当该键帽由该第二位置继续沿该第一方向朝该基座运动时,该键帽继续抵压该弹性元件进一步使得该触接件于该第一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直至该键帽运动至第三位置,且于该键帽由该第二位置运动至该第三位置的过程中,该触接件继续抵压该薄膜电路板。
较佳的,该弹性元件具有悬空部、连接部以及固定部,该固定部设置于该基座上,该连接部连接该悬空部与该固定部,该悬空部悬空,该连接部相对于该悬空部及该固定部倾斜设置,使得该悬空部与该固定部具有高度差。
较佳的,该触接件设置于该悬空部上。
较佳的,该基座上设置有与该固定部相匹配的凹槽。
较佳的,该基座上还设置有与该连接部相匹配的凹槽。
较佳的,该触接件由可形变的材料构成。
较佳的,该键帽具有键柱,该键柱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凸缘,该基座上具有与该至少一个第一凸缘对应的至少一个限制部;其中,当该键盘按键处于该自由状态时,该至少一个限制部与对应的该至少一个凸缘相互抵压,以限定该键帽处于预定位置;当该键帽沿该第一方向运动时,该至少一个限制部与对应的该至少一个凸缘分离;该当该弹性元件的弹性恢复力使得该键帽沿第二方向运动时,该至少一个限制部对对应的该至少一个凸缘产生沿该第一方向的阻力,使得该键盘按键重新处于该预定位置,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反。
较佳的,该弹性元件为金属弹片。
较佳的,该弹性元件为金属弹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键盘,该键盘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键盘按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键盘按键及键盘,弹性元件的一端设置于基座上,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悬空,触接件设置于弹性元件上,利用弹性元件与触接件的结构设计替代硅胶圆顶,不会导致手感偏差、成本较低;且能够在薄膜电路板3导通之前提供第一按键行程,在薄膜电路板3导通之后提供第二按键行程,即在按压键盘按键时,键盘按键的按键行程为第一按键行程与第二按键行程之和,进而能够提供类似机械式结构按键的触感,能够提供较佳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键盘按键处于自由状态时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键盘按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述的键盘按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述的键盘按键处于自由状态时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a至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沿第一方向按压键帽的过程示意图;
图6a至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取消按压键帽时键帽按键恢复至自由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64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