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平整度的Ni50Mn34In12Co4合金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6285.6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桂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C23C14/18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1235 | 代理人: | 胡景波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整 ni sub 50 mn 34 in 12 co 合金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合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平整度的Ni50Mn34In12Co4合金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i-Co-Mn-In单晶可在磁场作用下发生马氏体逆相变,可使3%的预压缩应变完全恢复,该过程中的理论输出应力可达108MPa,较之Ni-Mn-Ga的输出应力高两个数量级,这项研究令磁驱动形状记忆合金向实用化迈进了巨大的一步。但是单晶材料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广泛应用。而Ni-Mn-Co-In多晶的晶粒取向不同,相邻晶粒之间存在应变协调,所以形状记忆效应中的最大可逆应变量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很难满足工程应用及MEMS微器件发展的要求。目前已有诸多技术来制得合金薄膜,主要包括磁控溅射(Magnetron sputtering)技术、激光脉冲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技术和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技术。研究表明,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薄膜时由于受到溅射沉积速率的影响,使薄膜的化学成分偏离其化学计量比,尤其是一些易挥发的元素偏离更为严重,因此磁控溅射技术不适合制备易挥发的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薄膜,而分子束外延技术由于其设备昂贵、维护费用高,导致发展受到限制。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属于非平衡制膜方法,该技术生长薄膜所要求的沉积温度低,并且通过非热的薄膜沉积技术实现薄膜的同组分沉积。在沉积的过程中激光与靶材不可能出现相分离,因而可以将靶材的化学和晶体学特性复制到薄膜上,实现薄膜的同组分沉积。另外,在掺杂制膜的过程中,可使用多靶交替溅射沉积方法,通过控制每个靶材的脉冲数,制备任意比例均匀掺杂的功能薄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铁磁性形状记忆薄膜粗糙度太大,成分偏离靶材,而提供一种高平整度的Ni50Mn34In12Co4合金薄膜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平整度的Ni50Mn34In12Co4合金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摩尔份数比50:34:12:4分别取Ni、Mn、 In、Co金属单质放置于真空非自耗电极电弧炉中熔炼;将电弧炉内抽真空至5×10-3Pa,充入保护气,得到圆形靶材;将处理后的基板与靶材置于真空系统中,抽真空至1.0×10-4Pa,基板温度为500~750℃,基板与靶材距离为3~5cm。再用激光器发射激光,控制频率为3~4Hz,溅射1~3小时,优选2小时,制得要求厚度的薄膜;最后经过800~900℃退火3h,制备出高平整度的Ni50Mn34In12Co4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薄膜。该退火时间即为晶化时间,退火温度优选850℃。进一步的,所述的基板温度为550~700℃。
进一步的,所述的Ni金属单质的纯度为99.99at.%。
进一步的,所述的Mn金属单质的纯度为99.95at.%。
进一步的,所述的In金属单质的纯度为99.99at.%。
进一步的,所述的Co金属单质的纯度为99.95at.%。
进一步的,所述的惰气为氩气。
熔炼过程中为保证合金化学成分的均匀性,每次熔炼前将试样翻转至少四次并加以磁搅拌。可以采用机械手实现试样翻转,熔炼后得到直径50mm的锭材。在砂轮上打磨后将锭材放到电火花线切割机上切成尺寸为直径3mm×2mm的圆形靶材。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板为石英玻璃基板,该基板的规格为30mm×30mm×3mm;所述的基板的处理方法为:玻璃基板先经过去离子水洗,然后在丙酮中超声10~15分钟,再用无水乙醇清洗,烘干。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用上述方法制备的高平整度的Ni50Mn34In12Co4合金薄膜。
与现有的磁性形状记忆合金Ni-Mn-In-Co薄膜不同,本发明的Ni50Mn34In12Co4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薄膜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6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铅析出黄铜水龙头及其处理方法
- 下一篇:热镀锌钢带沉没辊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