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45772.0 | 申请日: | 2015-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8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郑淑芸;郑梅;黄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淑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00;A61P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消化道 出血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之疾病主要是上消化道及肝、胆、胰疾病;少数是全身性疾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出血首推消化性溃疡,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一半,其中十指肠溃疡又几乎约占2/3;依次为肝硬化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约占25%),胃炎,胃癌,胃粘膜脱垂,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想室,胃动脉硬化和肝、胆疾病。全身性疾病可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者有:血液病、尿毒症、应激性溃疡、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心衰)、胃血管瘤、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从临床和统计学角度分析,一般认为溃疡病、食管静脉曲张、急性胃粘膜病变仍是引起出血的三大病因。
中医学认为凡是血液由胃和食道而来,经口吐出的称为吐血;也叫呕血,吐血诸病多属胃的疾患,但其他疾病的影响也可导致胃络受伤而吐血。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暴饮暴食、饮酒过度、过食辛辣胃有积热,热伤胃络,迫血外溢而吐血。或脾胃失和,酿湿生痰,痰火扰动胃络也可引起吐血。若热郁肠道,的伤阴络,而致便血。2、七情所伤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犯胃,损伤胃络,或素有胃热,因肝火扰动而致吐血。3、劳倦内伤,损伤脾气脾虚则失统摄之权,使血无归,而致便血。总之吐血病变在胃。其病理为,胃中积热,肝郁化火,邪逆乘胃,气火逆乱,热伤胃络,血不循经而致。便血的病变在于胃和大肠,其病理表现有虚实之分,实证者为湿热下注大肠,伤及阴络;虚证者为劳倦过度,脾胃受伤,气不摄血,即脾虚不能摄血而致便血。由此可见,除脾胃外,肝、心、胃、肺等脏腑之病,均可直接或间接的导致胃络受伤,引起吐血或便血的病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老君须3-8份,手掌参5-10份,磨盘草5-10份,藕节10-20份,槐角5-15份,草石蚕3-5份,节节花3-8份,石蕊3-8份,秦艽5-10份,野塘蒿3-5份,藤梨根2-7份,梧桐子3-5份,桑黄2-7份,木耳5-15份。
优选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老君须5份,手掌参5份,磨盘草8份,藕节15份,槐角10份,草石蚕3份,节节花5份,石蕊5份,秦艽7份,野塘蒿4份,藤梨根4份,梧桐子4份,桑黄6份,木耳12份。
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活性如下:
老君须,为萝藦科植物竹灵消的根或地上部分,味苦,微辛,性平,归肺经,清热凉血;利胆;解毒。主阴虚发热;虚劳久嗽;咯血;胁肋胀痛;呕恶;泻痢;产后虚烦;瘰疬;无名肿毒;蛇虫;疯狗咬伤。《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肾,健脾益气,调经活血。治月经不调,阴虚白带。
手掌参,为兰科植物手参或粗脉手参的块茎,甘,平,归肺、脾、胃经,止咳平喘;益肾健脾;理气和血;止痛。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肾虚腰腿酸软;阳痿;滑精;尿频;慢性肝炎;久泻;失血;带下;乳少;跌打损伤。
磨盘草,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全草,甘,淡,性凉,归肺、肾经,疏风清热;化痰止咳;消肿解毒。主感冒;发热;咳嗽;泄泻;中耳炎;耳聋;咽炎;腮腺炎;尿路感染;疮痈肿毒;跌打损伤。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的节部,甘,涩,平,归肾、胃、肝经,散瘀止血。主吐血;咯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
槐角,为豆科植物槐的果实,苦,寒,归肝、大肠经,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
草石蚕,为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块茎及全草,味甘,性平,归肺、肝、脾经,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黄疸;淋证;疮毒肿痛;毒蛇咬伤。
节节花,为苋科植物莲子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甘,性寒,归心、胃、小肠经,凉血散瘀;清热解毒;除湿通淋。主咳血;吐血;便血;湿热黄疸;痢疾;泄泻;牙龈肿痛;咽喉肿痛;肠痈;乳痈;痒腮;痈疽肿毒;湿疹;淋症;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逐血消瘀,通淋利小便。治发热口渴,淋症,肠痈,痢疾,外敷痈疽肿毒。
石蕊,为石蕊科植物石蕊的全株,甘,涩,性凉,归心、肝经。清热除湿,镇痛,凉血止血。主治刀伤,风湿痛,咳血,头痛,偏头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淑芸,未经郑淑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57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