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螺旋式除尘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5063.2 | 申请日: | 201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敖;蔡皓;戚顺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七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46/00;B01D4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设备 干燥设备 搅拌筒 收尘筒 混凝土螺旋 回收系统 传送带 除尘筒 螺旋板 通气管 除尘 进气口 混凝土搅拌站 压力传感器 除尘技术 底部连接 风机连接 含尘气体 加热线圈 进料口处 螺旋通道 挡板 出料口 排气口 气动阀 风机 内壁 内腔 竖向 过滤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螺旋式除尘回收系统,属于建筑除尘技术领域,包括搅拌筒、除尘设备、收尘筒,所述搅拌筒的排气口连接有风机,风机连接有干燥设备,所述干燥设备的内腔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加热线圈,干燥设备与除尘设备之间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有气动阀,所述除尘设备的进气口设有挡板,除尘设备内设有竖向的除尘筒,除尘筒与除尘设备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螺旋板,所述螺旋板之间形成了螺旋通道,除尘设备的底部连接有收尘筒,所述收尘筒的出料口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搅拌筒的进料口处,解决了现有混凝土搅拌站排放的含尘气体过滤不彻底、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除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螺旋式除尘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速铁路、水利水电等工程项目发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商品混凝土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商品混凝土不仅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而且在很多小型城镇也得到了不断推广,现有的混凝土搅拌站一般只有小规模的对搅拌灰尘进行处理排放,缺少对含尘气体的回收利用,且对灰尘的除尘效果也不太理想,普通的过滤装置难以实现对含尘气体的彻底除尘排放且除尘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堵塞,必须进行更换,为彻底除尘的气体容易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混凝土搅拌站的长久持续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螺旋式除尘回收系统以达到对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含尘气体的集中处理、回收含尘气体里面的有效粉尘,解决现有混凝土搅拌站排放的含尘气体过滤不彻底、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螺旋式除尘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筒、除尘设备、收尘筒,所述搅拌筒的排气口连接有风机,风机连接有干燥设备,所述干燥设备的内腔设有压力传感器和加热线圈,干燥设备与除尘设备之间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上设有气动阀,所述除尘设备的进气口设有挡板,除尘设备内设有竖向的除尘筒,除尘筒与除尘设备的内壁之间连接有螺旋板,所述螺旋板之间形成了螺旋通道,除尘设备的底部连接有收尘筒,所述收尘筒的出料口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搅拌筒的进料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阀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尘筒设为倒锥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筒内设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为袋式除尘器。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与除尘设备的内壁设有一定的夹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混凝土螺旋式除尘回收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排放含尘气体进行干燥的处理,防止潮湿的含尘气体容易使除尘设备的除尘器造成堵塞的优点;2、除尘设备的底部与收尘筒连接,对含尘气体的有用粉尘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资源,提高了混凝土原材料的利用率;3、除尘筒的外侧设有螺旋式的除尘通道,含尘气体在螺旋通道里面产生多次碰撞,有利于较大的固体颗粒掉落后分离,通过螺旋通道滑落到收尘筒里面,剩余含尘气体的较小颗粒通过除尘器进行进一步的吸附分离,达到彻底除尘的效果且不会造成除尘器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螺旋式除尘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七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七彩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5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多孔铜为模板制备多孔碳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单板密实化胶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