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型环形钻头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3891.2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4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鑫源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00 | 分类号: | E21B10/00;E21B10/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环形 钻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环形钻头的制造方法,它包括圆台形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圆台形本体中央的柱形安装孔;所述圆台形本体下端面由第一圆台侧面和第二圆台侧面相交而成,所述第一圆台侧面的直径由下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圆台侧面的直径由下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圆台侧面上均布有多个第一斜孔,所述第二圆台侧面上均布有多个第二斜孔,所述圆台形本体周面上均布有多个嵌入所述第二圆台侧面的斜槽。这样有利于钻头在下钻过程中节约对其施加的作用力;另一方面圆台形本体周面上均布有多个嵌入所述第二圆台侧面的斜槽,这样有利于提高钻头的掘进速度和排屑。
技术领域
本发明金属合金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环形钻头,具体涉及一种重型环形钻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岩石采样、地质勘探等行业,需要对不同的岩层进行钻凿,这就对钻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在于环形钻头一般都是单独安装使用的,在与其他钻头的配合使用过程中存在缺陷。传统的钻头在钻进过程中,到达预定钻进位置时,导向钻头和钻头分离较为复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较快下钻且分离方便的钻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重型环形钻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型环形钻头,它包括圆台形本体以及形成于所述圆台形本体中央的柱形安装孔;定义所述圆台形本体直径较小的一端所处的方向为上方,其直径较大的一端所处的方向为下方,所述圆台形本体下端面由第一圆台侧面和第二圆台侧面相交而成,所述第一圆台侧面的直径由下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圆台侧面的直径由下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圆台侧面上均布有多个第一斜孔,所述第二圆台侧面上均布有多个第二斜孔,所述圆台形本体周面上均布有多个嵌入所述第二圆台侧面的斜槽。
优化地,所述圆台形本体内表面上部具有安装台阶部。
进一步地,所述圆台形本体内表面上部具有直径由上向下逐渐减小的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台阶部的下方且与其相连接。
优化地,所述圆台形本体的材质为30CrMo合金。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重型环形钻头的制造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金属合金坯料锻造成对应带有所述柱形安装孔的所述圆台形本体;
(b)对所述圆台形本体进行加工、钻孔、铣槽在其对应位置形成所述第一圆台侧面、所述第二圆台侧面、所述第一斜孔、所述第二斜孔和所述斜槽;
(c)将经过步骤(b)处理后的所述圆台形本体置于930~1050℃加热2~4小时,随后浸入45~80℃的恒温水中1~3小时;
(d)将经过步骤(c)处理后的所述圆台形本体置于900~910℃加热2~4小时后自然冷却至10~30℃即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重型环形钻头,一方面通过将其下端面设置成由第一圆台侧面和第二圆台侧面相交而成,第一圆台侧面的直径由下向上逐渐减小,第二圆台侧面的直径由下向上逐渐减小,这样有利于钻头在下钻过程中节约对其施加的作用力;另一方面圆台形本体周面上均布有多个嵌入所述第二圆台侧面的斜槽,这样有利于提高钻头的掘进速度和排屑。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重型环形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剖视图;
其中,1、圆台形本体;11、第一圆台侧面;111、第一斜孔;12、第二圆台侧面;121、第二斜孔;13、斜槽;2、柱形安装孔;3、安装台阶部;4、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鑫源铜业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鑫源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3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搬运小车障碍物检测装置
- 下一篇:地线连接状态检测及报警装置和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