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豆咖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3816.6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5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闵小刚;甘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2 | 分类号: | A47J3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72 | 代理人: | 钟日红,张少辉 |
地址: | 5283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咖啡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豆咖啡机,尤其涉及一种能自动调整下豆量的打豆咖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打豆咖啡机,使用过程中均是先将咖啡豆放入打豆腔内,通过磨粉机构粉碎后,经过下粉通道落到冲泡漏斗中。存放在打豆腔的咖啡豆会全部被打碎,之后落到咖啡篮中进行冲煮。
现有技术中的打豆咖啡机,如中国专利第CN102058318A号所公开的一种咖啡机100’,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于咖啡机顶部的电机8’及与其相连接的打豆刀7’。打豆刀7’横向装在磨豆网6’内,在磨豆网6’的外部依次设有滤网9’及漏斗4’。水箱11’设置在咖啡机100’的侧面并与位于磨豆网6’上方的冲泡水嘴15’相连。咖啡机由于只能将咖啡豆盛放在磨豆网6’内,咖啡豆在打豆刀7’作用下会全部被打碎,用户无法根据冲煮咖啡杯数的不同,而自动调整打豆量。而且,打豆过程中,咖啡粉会残留及粘附在磨粉机构和咖啡通道的缝隙、死角中,如不及时清理会把磨粉机构损坏或把下粉通道堵死,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打豆咖啡机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部分或全部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豆咖啡机,包括用于打咖啡豆的打豆腔。通过在打豆腔的上方设置储豆箱,在储豆箱与打豆腔之间设置下豆活动门,下豆活动门能相对于所述储豆箱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储豆箱,进而自动调整下豆量。
储豆箱可一次存放供多次使用的咖啡豆,用户可以根据预冲煮咖啡杯数的不同,而自动调整下豆活动门的运动,进而调整打豆量。
进一步地,储豆箱位于咖啡机的顶部,下豆活动门设置于储豆箱的出口处,并能相对于储豆箱直线运动。由此,储豆箱内存放的咖啡豆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经下豆活动门而进入打豆腔。
进一步地,咖啡机还设有用于连通储豆箱与打豆腔的咖啡豆通道。下豆活动门设置于储豆箱的出口与咖啡豆通道的入口之间;咖啡豆通道的出口与打豆腔连通。由此,咖啡豆可以由储豆箱经下豆活动门进入咖啡豆通道,在咖啡豆通道的引导作用下最终进入打豆腔。
进一步地,咖啡豆通道的相对于打豆腔的入口的侧壁,构造成由咖啡豆通道的入口朝打豆腔的入口倾斜的弧状面。由此,落到斜面上的咖啡豆可以被引导到打豆腔内。
进一步地,在下豆活动门与咖啡豆通道的入口之间设有花洒头。
在这种情况下,水经过发热装置加热后可以从下豆活动门装置下方的花洒流出,流经咖啡豆通道、打豆腔进到咖啡篮中冲泡咖啡。该过程热水能把残留在咖啡豆通道、打豆腔及滤网上的咖啡粉一同冲到咖啡篮进行冲煮,无需二次清洗确保了咖啡机的清洁卫生,同时,保证了咖啡的新鲜度。
进一步地,咖啡豆通道与打豆腔一体成型。由此,可以保证咖啡机的结构简单且、便于制造且具有较好的牢固性。
进一步地,打豆腔为构造成具有纵向容纳空间的腔体,例如,打豆腔可以为能纵向容纳所述打豆刀的长方体。在所述打豆腔的远离储豆箱的侧壁处,设有容纳电机的安装空间。打豆刀的转轴与电机水平连接。由此,电机可以横向安装在打豆腔的一侧,打豆刀与电机连接并纵向设置于打豆腔内,便于安装且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在打豆腔的底部设有能更换不同孔径过滤网片的过滤网组件;过滤网组件的过滤面为中心凹于边缘的曲面。由此,可以根据不同的过滤网片来调节打粉的粗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独立的储豆箱及下豆活动门,咖啡机可根据用户选择的预煮咖啡的杯数,而自动下相应量的咖啡豆,更加智能化。(2)通过把煮热水的下水位置,由原来直接喷淋到咖啡篮调整为由咖啡豆通道上端位置喷下,经过咖啡豆通道、打豆腔再流到咖啡篮。热水流动过程中把残留的咖啡粉冲洗干净一并流到咖啡篮,确保了每次煮咖啡时的咖啡豆通道、打豆腔都干净卫生,无需再拆出清洗。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打豆咖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打豆咖啡机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打豆咖啡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打豆咖啡机的上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打豆咖啡机的咖啡豆通道上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打豆咖啡机的咖啡豆通道下部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38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