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设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1659.5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2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路红武;克里斯托夫·克劳德·阮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红武;克里斯托夫·克劳德·阮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赵伟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充电 管理 系统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电动车辆的发展受制于两个因素:电池容量和充电设施的不完善。电池容量受制于技术的限制,但是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虽然技术上没有限制,但是其建设又取决于电动汽车保有量。因此这二者形成了一种闭合依附关系,无法单纯从两者之一来解决问题,只能从第三方入手来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来逐渐缓解这种依附关系。
目前所存在的充电站都是电动汽车生产厂家或者是政府部门部署的充电站,其位置比较固定,例如在4S店、公共停车场/宾馆私有停车场等等。电动车辆用户能够提前获取或者通过第三方提供的地图导航系统获取充电站的位置。
这种单一方向,即由充电车辆或者其驾驶员来通过第三方软件(地图)寻找充电站或充电桩的方法(称作正向捕获)具有局限性:第一是电动车辆无法获取其所看到的充电桩是否已经被占用;第二,无法获取已经被占用的充电桩是否会被占用很长时间;第三,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不时地查看充电桩分布地图会分散注意力,造成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设备和方法,使得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能够被主动发现,并且可以将充电装置的信息主动提供给电动汽车的车辆驾驶员(称作反向捕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智能充电管理系统,用于物理 充电装置和电动汽车的双向匹配和捕获,所述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包括:
远程云数据平台,配置为存储与所述物理充电装置的状态相对应的物理充电装置状态信息和与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相对应的电动汽车信息;
虚拟充电装置,配置为基于从所述远程云数据平台获取的所述物理充电装置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信息来管理所述物理充电装置;
智能充电管理设备,包括:
信息收集模块,配置为收集所述物理充电装置状态信息;
管理模块,配置为与所述虚拟充电装置传输信息;
通信模块,配置为通过网络在所述物理充电装置、所述虚拟充电装置和所述远程云数据平台之间传输信息;
其中所述虚拟充电装置反向地查看所述虚拟充电装置所代表的物理充电装置地理位置附近的所述虚拟汽车来寻找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并且对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进行匹配和捕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管理设备,所述智能充电管理设备包括:
信息收集模块,配置为收集物理充电装置状态信息;
管理模块,配置为与虚拟充电装置传输信息,所述虚拟充电装置配置为基于从远程云数据平台获取的与所述物理充电装置相对应的物理充电装置状态信息以及与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相对应的电动汽车信息来管理所述智能充电管理设备;
通信模块,配置为通过网络在所述物理充电装置、所述虚拟充电装置和所述远程云数据平台之间传输信息;
虚拟汽车装置,配置为管理与所述电动汽车相对应的信息;
其中所述虚拟充电装置反向地查看所述虚拟充电装置所代表的物理充电装置地理位置附近的所述虚拟汽车来寻找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并且对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进行匹配和捕获。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智能充电管理方法,适用于通过物理充电装置为电动汽车充电,所述方法包括:
收集与所述电动汽车相对应的电动汽车信息和与所述物理充电装置的状态相对应的物理充电装置状态信息;
通过网络在所述物理充电装置、虚拟充电装置和远程云数据平台之间传输所述物理充电装置状态信息和所述电动汽车信息;
所述虚拟充电装置基于从所述远程云数据平台获取的所述物理充电装置状态信息以及所述电动汽车信息来管理所述物理充电装置,
其中所述虚拟充电装置反向地查看所述虚拟充电装置所代表的物理充电装置地理位置附近的所述虚拟汽车来寻找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并且对符合条件的电动汽车进行匹配和捕获。
此外,本发明的智能充电管理系统、设备和方法还可以包括虚拟汽车装置,配置为管理与所述电动汽车相对应的信息,其中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通过所述虚拟汽车装置正向地查看其所处地理位置附近的所述虚拟充电装置所代表的可用物理充电装置,并且对符合条件的物理充电装置进行匹配和捕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红武;克里斯托夫·克劳德·阮,未经路红武;克里斯托夫·克劳德·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1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及其电池系统
- 下一篇:基于移动充电平台的充电服务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