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伪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41601.0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8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管文;唐士立;李彩卿;徐斌;柯光明;欧阳苏阳;韩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21/42 | 分类号: | D21H21/42;B42D25/3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苏红梅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伪纤维,所述纤维在横截面上具有层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荧光层(a1)和阻隔层(b1),所述层状结构沿纤维长度(L)方向非扭曲平行延伸,所述第一荧光层(a1)沿纤维长度(L)方向连续分布,所述阻隔层(b1)沿纤维长度(L)方向间断分布,所述阻隔层(b1)的宽度(Db1)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荧光层(a1)的宽度(Da1);所述第一荧光层(a1)在激发光照射下发出可见光,所述阻隔层(b1)对激发光的透过率低于10%;
所述防伪纤维的重心位置位于纤维厚度方向的一端,使纤维在自由下落时,保证纤维的宽度(D)方向朝垂直于水平面,或者
所述防伪纤维的轴线为曲率大于零的平面曲线,所述平面曲线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纤维的厚度(H)方向,或者
所述防伪纤维的轴线为直线,所述防伪纤维的厚度(H)与宽度(D)的尺寸比大于1。
2.权利要求1的防伪纤维,在同一激发光照射下,所述阻隔层(b1)发射可见光或者不发射可见光,如果发射可见光,阻隔层(b1)发射的可见光颜色与第一荧光层发射的可见光颜色不同。
3.权利要求1的防伪纤维,所述第一荧光层(a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荧光段组成,所述荧光段沿纤维长度(L)方向接线排列,在同一激发光照射下,相邻的荧光段发射不同颜色的可见光。
4.权利要求1的防伪纤维,所述纤维还包括第二荧光层(a2),第二荧光层(a2)沿纤维长度(L)方向间断分布,镶嵌在阻隔层(b1)的间断部位,
在同一激发光的照射下,第二荧光层(a2)发出的可见光的颜色与第一荧光层(a1)发射的可见光颜色相同或不同,与阻隔层(b1)的发射的可见光颜色不同,第一荧光层(a1)和第二荧光层(a2)对激发光的透过率均不低于30%。
5.权利要求1的防伪纤维,所述纤维在横截面上具有层状结构,至少包括阻隔层(b1)、第一荧光层(a1)和第二荧光层(a2),所述层状结构沿纤维长度(L)方向非扭曲平行延伸,
所述阻隔层(b1)位于第一荧光层(a1)和第二荧光层(a2)之间,所述阻隔层(b1)的宽度(Db1)分别大于或等于第一荧光层(a1)的宽度(Da1)和第二荧光层(a2)的宽度(Da2),所述阻隔层(b1)沿纤维长度(L)方向间断分布,
第一荧光层(a1)和第二荧光层(a2)在同一激发光的照射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第一荧光层(a1)和第二荧光层(a2)对激发光的透过率均不低于30%,所述阻隔层(b)对激发光的透过率低于10%。
6.权利要求5的防伪纤维,在同一激发光照射下,所述阻隔层(b1)发射可见光或者不发射可见光,如果发射可见光,阻隔层(b1)发射的可见光颜色与第一荧光层(a1)和第二荧光层(a2)发射的可见光颜色均不同。
7.权利要求5的防伪纤维,所述第一荧光层(a1)或第二荧光层(a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荧光段组成,所述荧光段沿纤维长度(L)方向接线排列,在同一激发光照射下,相邻的荧光段发射不同颜色的可见光。
8.权利要求5的防伪纤维,其中所述阻隔层(b)的间断部位(c)镶嵌有荧光材料,该荧光材料与第一荧光层的荧光材料相同,或者,该荧光材料与第二荧光层的荧光材料相同。
9.权利要求1的防伪纤维,所述纤维还包括基材层(e),基材层(e)沿纤维长度(L)方向连续分布,基材层(e)位于层状结构的最上层,或者基材层(e)位于层状结构的最下层,或者基材层(e)位于相邻两层材料之间,基材层(e)对激发光的透过率不低于30%。
10.权利要求1的防伪纤维,所述纤维还包括胶黏剂层(f),胶黏剂层(f)位于相邻两层材料之间,将相邻两层材料复合在一起,黏剂层(f)对激发光的透过率不低于30%。
11.权利要求1~10任一项的防伪纤维,其中,至少一个荧光层沿纤维长度(L)方向间断分布,间断分布的荧光层的每段荧光材料的长度大于阻隔层(b1)的间断长度,间断分布的每段荧光材料的两端搭接在两段相邻的阻隔材料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16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保暖净化降噪荧光墙纸
- 下一篇:一种增加铜版纸平滑度的涂料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