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肠胃炎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41438.8 | 申请日: | 2015-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1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孟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根森 |
主分类号: | A61K36/87 | 分类号: | A61K36/87;A61P1/00;A61P1/04;A61K35/36;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肠胃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肠胃炎的中药,属于消化内科中药配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肠胃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慢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嗳气、恶心、呕吐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因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慢性肠炎及慢性胃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肠胃炎的中药,以便更好地针对慢性肠胃炎进行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慢性肠胃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木香10~14份、独脚柑12~16份、黑及草8~12份、南五味子12~16份、秦皮6~10份、夜香牛12~16份、伏龙肝8~12份、瓜子金14~18份、石蝉草8~12份、福寿草12~16份、匾蓄8~12份、刺猬皮12~16份、三白草8~12份、扁藤12~16份、埃蕾8~12份、通光散12~16份、乌梅炭8~12份、榅桲12~16份、地血香8~12份、筋退12~16份、白接骨8~12份、天脚板12~16份、鼠李8~12份、垂盆草12~16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慢性肠胃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木香10份、独脚柑12份、黑及草8份、南五味子12份、秦皮6份、夜香牛12份、伏龙肝8份、瓜子金14份、石蝉草8份、福寿草12份、匾蓄8份、刺猬皮12份、三白草8份、扁藤12份、埃蕾8份、通光散12份、乌梅炭8份、榅桲12份、地血香8份、筋退12份、白接骨8份、天脚板12份、鼠李8份、垂盆草12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慢性肠胃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木香12份、独脚柑14份、黑及草10份、南五味子14份、秦皮8份、夜香牛14份、伏龙肝10份、瓜子金16份、石蝉草10份、福寿草14份、匾蓄10份、刺猬皮14份、三白草10份、扁藤14份、埃蕾10份、通光散14份、乌梅炭10份、榅桲14份、地血香10份、筋退14份、白接骨10份、天脚板14份、鼠李10份、垂盆草14份。
进一步地,上述治疗慢性肠胃炎的中药,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木香14份、独脚柑16份、黑及草12份、南五味子16份、秦皮10份、夜香牛16份、伏龙肝12份、瓜子金18份、石蝉草12份、福寿草16份、匾蓄12份、刺猬皮16份、三白草12份、扁藤16份、埃蕾12份、通光散16份、乌梅炭12份、榅桲16份、地血香12份、筋退16份、白接骨12份、天脚板16份、鼠李12份、垂盆草16份。
上述各组分的中药药理和作用如下:
(1)木香: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肺经。行气止痛;理气疏肝;健脾消滞,可调胃肠滞气。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2)独脚柑:清肝,健脾,消食,杀虫。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盲。
(3)黑及草:味苦,性寒。清热利湿,平肝利胆。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胃炎,头晕头痛,牙痛。
(4)南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5)秦皮:性寒;味苦;归肝、胆经。清热燥湿,平喘止咳,明目。治细菌性痢疾,肠炎,白带,慢性气管炎,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牛皮癣。
(6)夜香牛:味苦、微甘,性凉。疏风散热,凉血解毒,安神。用于感冒发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神经衰弱;外用治痈疖肿毒,蛇咬伤。
(7)伏龙肝:味辛、性微温、无毒。归脾;胃;肝经。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主呕吐反胃;腹痛泄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妊娠恶阻;崩漏;带下;痈肿溃疡。
(8)瓜子金:味苦;微辛;性平。归肺;胃;心经。活血散瘀,祛痰镇咳,解毒止痛。用于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咳嗽,小儿肺炎,小儿疳积,泌尿系结石,乳腺炎,骨髓炎。
(9)石蝉草:清热润肺、补中益气。治痈肿疖疮、水肿、跌打损伤、哮喘、结核。
(10)福寿草:味苦,性平,有小毒。强心,利尿。治心悸,水肿,癫痫。
(11)匾蓄:味苦,性平。入膀胱经。清热解毒,利尿,杀虫。治淋病,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黄疸,蛔虫病,蛲虫病,疥癣湿痒等。
(12)刺猬皮:性平;味苦、甘;归肠、胃经。行瘀止痛,止血,固精。用于胃脘疼痛,子宫出血,便血,痔疮,遗精,遗尿。
(13)三白草:味甘,辛,性寒。归肺、膀胱经。清热利水;解毒消肿。主热淋;血淋;水肿;脚气;黄疸;痢疾;带下;痈肿疮毒;湿疹;蛇咬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根森,未经孟根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41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