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酸碱度测试仪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39366.3 | 申请日: | 2015-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8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水明;邵长春;陈鑫洋;许真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彭艳妮 |
| 地址: | 5456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力线 载波通信 酸碱度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碱度测试仪,特别是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酸碱度测试仪。
背景技术
液体的酸碱度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食品加工等行业。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液体的位置与检测数据获取的地方有一段距离,故需要进行远程检测。目前,液体酸碱度的远程检测数据传输主要通信方式有:铺设专用的数据通信线路、光纤、双绞线、ZigBee、WIFI等通信方式。但存在以下不足:1.铺设专用的通信线路,设备的建造成本高。2.WIFI等无线通信方式容易受到周围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墙体的阻隔造成通信中断。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液体酸碱度测试仪需要在现场进行检测,而远程测试仪需要通过专用的数据通信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故存在以下的不足:1.需要架设通信线路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2.设备的建造成本高,通信线路的需要独立安装。3.操作界面简单,显示信息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酸碱度测试仪,实现利用广泛存在的电力输电网络作为数据传输媒介。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酸碱度测试仪,由酸碱度数据检测端和酸碱度数据接收显示端组成,所述的酸碱度数据检测端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传感器探头模块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Ⅰ,所述的传感器探头模块、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Ⅰ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传感器探头模块、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Ⅰ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酸碱度数据接收显示端包括电源模块、输入模块、处理器模块、显示屏模块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Ⅱ,所述的电源模块、输入模块、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Ⅱ的输出端分别与处理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处理器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模块、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Ⅰ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Ⅱ通过电力线网络连接;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为通过编写程序用以实时读取传感器探头的酸碱度数据和温度数据,同时与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的传感器探头模块检测液体酸碱度值;
所述的电源模块为酸碱度数据接收显示端提供3.3V电源;
所述的输入模块为人机交互的输入设备,该输入模块上设有查询、保存、打印和设置的按钮,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功能输入;
所述的显示屏模块为人机交互的输出设备,用以显示相关的信息,该信息包括时间、酸碱度的实时显示、现场温度、报警阈值的上限和报警阈值的下限;
所述的处理器模块用以对酸碱度数据进行处理、显示、报警、保存、打印,同时与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Ⅰ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Ⅱ为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通信模块;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Ⅰ用以接收指令和将酸碱度数据发送到电力线上,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Ⅱ用以将指令发送到电力线上,同时接收酸碱度数据检测端的酸碱度数据。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处理器模块为S5PV210嵌入式处理器模块,该处理器模块为采用Samsung公司生产的ARM嵌入式处理器,所述的显示屏模块为LCD液晶显示屏模块,所述的输入模块为触摸屏输入模块,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为型号为LPC54101的单片机。
所述的酸碱度数据检测端还包括壳体Ⅰ和电源插头Ⅰ,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Ⅰ设置于壳体Ⅰ内,所述的传感器探头模块和电源插头Ⅰ设置于壳体Ⅰ外,所述的电源插头Ⅰ与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Ⅰ连接。
所述的酸碱度数据接收显示端还包括壳体Ⅱ和电源插头Ⅱ,所述的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Ⅱ设置于壳体Ⅱ内,所述的输入模块和显示屏模块设置于壳体Ⅱ外端面上,所述的电源插头Ⅱ设置于壳体Ⅱ外,该电源插头Ⅱ与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Ⅱ连接。
所述的酸碱度数据接收显示端还包括打印机和报警器,所述的打印机和报警器分别与处理器模块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酸碱度测试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93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缠绕夹具
- 下一篇:一种卷布自动退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