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438405.8 申请日: 2015-07-23
公开(公告)号: CN104984042A 公开(公告)日: 2015-10-21
发明(设计)人: 王玉美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68 分类号: A61K36/8968;A61P11/02;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河***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慢性 鼻炎 鼻窦炎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公开一种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一个或多个鼻窦发生炎症称为鼻窦炎,累及的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这是一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2种。急性鼻窦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细菌与病毒感染可同时并发。慢性鼻窦炎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

鼻炎是西医的病名,西医把鼻炎分得比较细,有急性,慢性之不同,慢性鼻炎又有单纯性、肥厚性、萎缩性以及过敏性之不同。另外还有鼻窦炎,亦类似于鼻炎。其治法一般是见症治症,或者宣通鼻窍,或者消炎杀菌,甚或手术切除。就我所体会,中医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显然比西医更为高明有效。

  从中医来看鼻炎到底是什么病呢?中医一般称为鼻鼽、鼽嚏或鼻窒。鼽即鼻出清涕,嚏乃鼻中因痒而气喷作声,窒是以鼻塞时轻时重,或双侧鼻窍交替堵塞,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甚至嗅觉失灵为特征的慢性鼻病。中医在两千年前即明确地诊断了此病,并且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中医学认为鼻炎是由于外感六淫之邪,或热邪窒肺使肺气不宣,肺窍闭塞所致。中医通过辨证,多分以下五种证型治疗:

1、风热袭肺:临床表现为鼻涕黄浊味臭,鼻塞时作,嗅觉减退,头额胀痛,发热恶寒,咳嗽痰黄,咽干,苔薄黄。治法:疏风清热,芳香通窍。

2、脾经湿热:临床表现为涕黄浊、量多、味臭,鼻塞重,嗅觉差,鼻窍黏膜红肿,头胀痛,肢体困倦,食少纳呆,脘腹胀满,溲黄赤。舌红,苔黄腻。治法:清脾泻热,利湿祛浊。

3、胆府郁热:临床表现为鼻流浊涕,色黄而臭,鼻塞不通,不闻香臭,头昏头胀,咽干口苦,耳鸣目眩,两胁胀痛。舌红,苔黄。治法:清泄胆热,利湿通窍。

4、脾气虚弱:临床表现为涕或白或黄,黏且量多,无臭味,鼻塞重,嗅觉差,鼻窍黏膜淡红肿胀,肢倦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差,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治以健脾益气,清利湿浊。

5、肺气虚寒:临床表现为鼻涕量多、黏白无臭味,鼻塞或轻或重,日久不愈,遇风冷加重,自汗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苔薄白。治以温补肺气,疏散风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发明一个对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有较好治疗效果的中药组方,另一个是从发明的中药组方出发,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开发一套制备工艺将组方制成临床上方便应用的中药成品制剂。

为了解决上述两个技术问题,发明人依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祖国传统医学对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辨证认知,遵循中药配伍规律,经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和调整,最终发明了一个中药组方和与之配套的工艺方法,由此制成的中药成品制剂对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以重量份标示的该中药组方为:

辛夷18-34份、黄芪16-30份、白术8-18份、防风9-21份、苍耳子15-27份、蝉衣12-24份、麦冬11-23份、黄芩9-21份、百合7-17份、知母8-18份、薄荷5-11份、柴胡9-19份、升麻9-21份、枇杷叶8-18份、生地7-17份、甘草8-14份。

在实践中优选出来的具有最佳疗效的3个组方配比分别以重量份标示如下:

配比1:辛夷26份、黄芪23份、白术13份、防风15份、苍耳子21份、蝉衣18份、麦冬17份、黄芩15份、百合12份、知母13份、薄荷8份、柴胡14份、升麻15份、枇杷叶13份、生地12份、甘草11份。

配比2:辛夷28份、黄芪24份、白术14份、防风13份、苍耳子20份、蝉衣17份、麦冬16份、黄芩14份、百合14份、知母12份、薄荷9份、柴胡13份、升麻16份、枇杷叶15份、生地13份、甘草12份。

配比3:辛夷27份、黄芪22份、白术12份、防风16份、苍耳子24份、蝉衣19份、麦冬18份、黄芩16份、百合13份、知母12份、薄荷8份、柴胡13份、升麻14份、枇杷叶12份、生地11份、甘草12份。

与本发明中药组方相配套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1)、按本发明中药组方称取各味中药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蓝盛洋医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84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