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瓜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治疗和预防血栓药物活性成分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7450.1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7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明;王萍;陈丽艳;孙银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07K1/30;A61K38/16;A61P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5003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瓜籽 蛋白 制备 方法 及其 作为 治疗 预防 血栓 药物 活性 成分 应用 | ||
黄瓜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治疗和预防血栓药物活性成分的应用。它涉及一种黄瓜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瓜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治疗和预防血栓药物活性成分的应用。制备方法:一、石油醚脱脂;二、提取蛋白;三、分离纯化。本发明黄瓜籽蛋白同时兼具纤溶酶活性和抗凝血作用,能够作为治疗和预防血栓药物的活性成分使用。黄瓜籽蛋白来源于植物黄瓜,属于普通常规食物,因此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而且不易产生过敏,作为抗栓药物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瓜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黄瓜籽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干燥成熟种子,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并且疗效确切,具有清肺润肠、续筋接骨,治疗骨折筋伤,抗骨质疏松等作用。目前研究多为黄瓜籽中脂肪酸、植物甾醇、糖和苷类、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的药效研究。未见黄瓜籽蛋白制备方法报道,更无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瓜籽蛋白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治疗和预防血栓药物活性成分的应用。
本发明黄瓜籽蛋白按以下步骤制备:
一、石油醚脱脂:黄瓜籽粉碎,然后将黄瓜籽粉与石油醚按料液比1g:(3ml~5ml)的比例混匀搅拌,0℃~10℃低温浸提12h~14h,过滤,回收石油醚,过滤剩余物自然晾干,得到黄瓜籽脱脂粉;
二、将黄瓜籽脱脂粉与浓度为0.1mol/L~0.2mol/L的氯化钠溶液按料液比为1g:(3ml~5ml)的比例搅拌混匀,置于4℃~10℃低温环境中浸提2次,每次6~10h,合并提取液,然后离心取上清液;
三、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对步骤二获得的上清液进行蛋白沉淀,硫酸铵终级浓度为55%,磁力搅拌时间为8~10h,静置至沉淀物生成,然后于4℃、10000r/min条件下离心,离心沉淀物冷冻干燥即得黄瓜籽蛋白。
上述黄瓜籽蛋白作为治疗和预防血栓药物中的活性成分使用。
本发明黄瓜籽蛋白可能为多种蛋白质组合物,其具有纤溶酶活性,能够直接激活纤溶酶原,启动纤溶过程,从而起到溶栓效果。
本发明黄瓜籽蛋白具有原材料价格低廉、产量大、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黄瓜籽蛋白按以下步骤制备:
一、石油醚脱脂:黄瓜籽粉碎,然后将黄瓜籽粉与石油醚按料液比1g:(3ml~5ml)的比例混匀搅拌,0℃~10℃低温浸提12h~14h,过滤,回收石油醚,过滤剩余物自然晾干,得到黄瓜籽脱脂粉;
二、将黄瓜籽脱脂粉与浓度为0.1mol/L~0.2mol/L的氯化钠溶液按料液比为1g:(3ml~5ml)的比例搅拌混匀,置于4℃~10℃低温环境中浸提2次,每次6~10h,合并提取液,然后离心取上清液;
三、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对步骤二获得的上清液进行蛋白沉淀,硫酸铵终级浓度为55%,磁力搅拌时间为8~10h,静置至沉淀物生成,然后于4℃、10000r/min条件下离心,离心沉淀物冷冻干燥即得黄瓜籽蛋白。
本实施方式黄瓜籽蛋白具有溶栓和抗凝血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调节氯化钠溶液的pH值为5~7;步骤二中离心转速为1500r/min。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实施例1
黄瓜籽蛋白按以下步骤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未经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74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