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7312.3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王双;孙蓉;张西和;闫丹;王恒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煅烧 回转 产品 余热 环形 间壁 回收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转窑产品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回转窑煅烧是生产生物陶瓷滤料的主要工艺,其作用是对滤料生产的原料(即粘土和粉煤灰制成的球状颗粒)进行烘干及烧结处理,其中,烘干段用以排除陶瓷滤料所含的水分,烧结段通过煅烧使滤料小球达到工业应用所需的强度和硬度要求。
现有的生物陶瓷滤料生产工艺中,均采用回转窑作为其主要的煅烧设备。燃烧系统将热量以高温烟气的形式供入回转窑内,对逆向流动的陶瓷滤料进行加热煅烧。完成煅烧过程的陶瓷滤料在高温状态下从窑头流槽排出,进入冷却筒冷却。为了强化冷却效果,通常在冷却筒外壁进行冷却水喷淋,以带走高温煅后陶瓷滤料中贮存的热量,达到降低陶瓷滤料温度的目的。喷淋后被加热的冷却水流入贮水池中循环使用。但是,上述生物陶瓷滤料生产工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高温煅烧后的粒料(即陶瓷滤料)携带的余热资源被完全浪费,有悖于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原则;(2)、在冷却水喷淋过程中,大量冷却水变为蒸汽散失掉,冷却水消耗量大,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且冷却水循环喷淋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电力;(3)、长期冷却水的喷淋,严重氧化腐蚀了冷却设备,增加了设备检修和维护的成本;(4)、长期喷淋冷却过程在周围环境产生了大量热蒸汽,恶化了操作环境。
对于回收粒料生产过程中散失的热量,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的技术方案公开,如专利公开号:CN 203824299 U,公开日:2014年09月10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及回转窑生产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及回转窑生产系统,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包括连接回转窑与冷却窑的回转窑出料管路、助燃气体管路以及与回转窑连接的燃气管路,助燃气体管路延伸经过回转窑出料管路内而连接于回转窑,以能够将助燃气体供应到回转窑内。助燃气体在回转窑出料管路内利用回转窑的余热进行加热后,再通入回转窑,从而减少燃气的消耗量。同时,助燃气体在回转窑出料管路内与回转窑的余热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降低后续冷却工艺的冷却负荷。但是该申请案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粒料在回转窑出料管路内停留的时间较短,粒料上所携带的热量难以充分利用,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低下;(2)、冷却窑仍旧需要通过喷淋的方式冷却其内具有一定温度的粒料,这样做浪费了大量的余热资源,冷却水消耗量大,增加了设备检修和维护的成本,恶化了操作环境。
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粒料煅烧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低下、大量冷却水浪费、冷却设备易被腐蚀和操作环境恶劣的不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粒料煅烧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低下、大量冷却水浪费、冷却设备易被腐蚀和操作环境恶劣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及方法,实现了提高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减少冷却水消耗量、减少冷却设备被腐蚀的几率和改善操作环境的目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包括烧嘴、燃烧室、回转窑、出料口、冷却筒轴承座、冷却筒驱动轮和冷却筒,所述烧嘴在燃烧室内产生燃烧火焰,煅烧回转窑内的粒料;煅烧后的粒料从出料口流出到达冷却筒的进料口;所述冷却筒轴承座有两个,冷却筒倾斜地安装于两个不同高度的冷却筒轴承座上,使得冷却筒进料口处的高度高于冷却筒出料口处的高度;冷却筒驱动轮驱动冷却筒旋转;
还包括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和送风管换热机构;所述冷却筒沿冷却筒进料口到冷却筒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分为三段,分别称为高温段、中温段和低温段;
所述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包括风机、引风总管、高温段引风管、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所述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均为两端开口的圆筒;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的内径均大于冷却筒的外径;高温段罩体套在所述高温段上,中温段罩体套在所述中温段上;高温段引风管的进口端与高温段罩体侧面的中间位置相连通,高温段引风管的出口端与引风总管的侧面相连通;引风总管的进口端与中温段罩体侧面的中间位置相连通,引风总管的出口端与风机的吸风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7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