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及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5528.6 | 申请日: | 2015-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郝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莉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K9/06;A61P17/00;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脚气 软膏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及制法。
背景技术
脚气俗称“烂脚丫”,“香港脚”,医学上称之为足癣,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足部病。临床上常表现为趾闯、足缘,足底出现水泡或糜烂、瘙痒、疼痛等症,现代医学认为发病原因为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或足趾毛癣菌侵犯,加之脚掌趾皮肤角质层厚,足部多汗,皮质缺乏,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起。祖国医学认为此症因湿热下注而生,《医宗金鉴》中曾以“臭田螺疮缠绵,脚丫搔痒起白斑,搓破皮腥水臭,治宜清热渗湿痊。”来论述脚气,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为:真菌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1、真菌型脚气: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2、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脚癣、丹毒、淋巴管炎等。3、角化型:好发于足跟。由于真菌型脚气没治好,多种病菌复合感染成脚癣造成皮肤粗厚而干燥,角化脱屑、瘙痒,易发生皲裂。本型无水疱及化脓,病程缓慢,多年不愈。4、糜烂型:由于随意用脚气药产生抗药性后,脚表皮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申请公布号CN103735652A(申请号201410000161.0)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连10-20、苦参10-15、防风5-10、黄芩5-15、五加皮4-10、川穹3-8。申请公布号CN103860856A(申请号201210531232.0)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脚气的贴膏: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花椒15克,肉果10克,柳叶10克,百合15克,竹黄5克,灯草10克,龙葵15克。申请公布号CN104069410A(申请号201410314173.0)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脚气的药液,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百部40-60g、地肤子10-30g、生南星30-50g、蛇床子30-50g、土荆皮40-60g、蛇不过20-40g、花椒30-50g、山蚂蝗20-40g、苦楝根皮20-40g、狼毒30-50g、火把果30-40g、木蓝20-40g、石蒜20-40g、苍耳20-40g。
目前治疗脚气的西药,虽然作用迅速,但停药后复发率高,治标不治本,且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给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中药在治疗脚气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标本兼治,一般不会有停药反应。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采用地方上较为多见的药材作为原料,成本低廉。本发明可以将药物直达病患部位,有效保证疗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且愈后也不易复发,具有治疗效果好,无副作用,治疗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上述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丁癸草根10-15;丢了棒8-14;豆豉姜6-16;牵牛子9-13;铁马鞭7-15;倒扣草10-16;水蓼8-12;胡桃壳6-14;茯神木9-15;甘松8-16;营实6-12;牛蒡子9-14;天罗水10-13;牡荆叶 12-16。
优选的方案中,丁癸草根11.5-13.5;丢了棒10-12;豆豉姜9-13;牵牛子10-12;铁马鞭9-13;倒扣草12-14;水蓼9-11;胡桃壳8-12;茯神木11-13;甘松10-14;营实8-10;牛蒡子10.5-12.5;天罗水11-12;牡荆叶13-15。
更加优选的,丁癸草根12.5;丢了棒11;豆豉姜11;牵牛子11;铁马鞭11;倒扣草13;水蓼10;胡桃壳10;茯神木12;甘松12;营实9;牛蒡子11.5;天罗水11.5;牡荆叶14。
一种治疗脚气的软膏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胡桃壳置于无烟武火上烧至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为度(须存性),放凉,研成细粉,备用;营实置炒制容器中,文火加热炒至干燥为止,取出放凉,捣碎成细粉,备用;
(2)牵牛子、牛蒡子和牡荆叶置于中药烘干器中,干燥,取出趁热粉碎成细粉,与步骤(1)处理后的原料药粉混合,过筛,备用;
(3)取水蓼鲜品洗净,沥干水分,捣汁,取汁液与天罗水混匀,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莉,未经郝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5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脚气的外搽粉及制法
- 下一篇:一种祖师麻总香豆素水凝胶骨架缓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