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场通讯天线装置及近场通讯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35418.X | 申请日: | 2015-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1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 发明(设计)人: | 万志明;李维佳;许超;苏永红;方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Q7/04 | 分类号: | H01Q7/04;H01Q1/36;H01Q1/24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场 通讯 天线 装置 通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场通讯天线装置及近场通讯设备。
背景技术
近场通讯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具有距离近、能耗低等特点。与蓝牙相比,近场通讯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
随着个人手持电子设备的普及,近场通讯作为个人移动设备支付方案越来越具有可行性,但是由于近场通讯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而个人移动设备中复杂的金属环境,往往会使电磁信号严重衰减,天线无法读取信号,使系统无法方便的集成于个人手持设备中。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意在提供一种用于解决金属环境下电子设备读写问题的近场通讯天线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近场通讯设备。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近场通讯天线装置,其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内部,包括螺旋环绕的导线和导磁支持层;所述螺旋环绕的导线设置在所述导磁支持板的表面;近场通讯天线装置的设置使得支持板朝向电子设备的内部导体层,所述导磁支持板的设置有螺旋环绕的导线的侧面朝向电子设备的壳体且壳体部分覆盖所述螺旋环绕的导线;壳体为导体材料。
一种近场通讯设备,包括导体层、金属壳体层和前述近场通讯天线装置,所述导体层上设置近场通讯设备中的线路板模块或电池模块,所述近场通讯天线装置用于实现内外电子设备之间的通讯,近场通讯天线装置的设置使得导磁支持板朝向电子设备的内部导体层,所述导磁支持层上设置有螺旋环绕的导线的侧面朝向所述金属壳体层,所述金属壳体层部分覆盖所述螺旋环绕的导线。
所述螺旋环绕的导线通过基板材料贴附于导磁支持板的表面。
所述导磁支持板为导磁材料,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导磁支持板为铁氧体材料。
所述基板材料为柔性基板材料、介质材料或者柔性介质基板材料。
所述螺旋环绕的导线圈定出的图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导磁支持板的面积。
导线环绕的圈数大于等于一圈。
所述螺旋环绕的导线包括螺旋环绕的第一导线和螺旋环绕的第二导线,第一导线贴附于导磁支持板的第一侧面,第二导线贴附于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导磁支持板的第二侧面。
还包括非金属壳体层,所述未被金属壳体层覆盖的导线覆盖于非金属壳体层之下。
所述金属壳体层上设置有开口区域,至少部分螺旋环绕的导线裸露在所述开口区域之内。
所述近场通讯设备是手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近场通讯天线装置,使得导磁支持板朝向电子设备的内部导体层,导磁支持层上设置有螺旋环绕的导线的侧面朝向金属壳体层,且金属壳体层部分覆盖所述螺旋环绕的导线,从而解决了金属环境下电子设备的读写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电子设备中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天线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天线装置设置于电子设备中的磁场分布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近场通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近场通讯天线装置可作为通过电磁场信号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的RFID(射频身份识别)或NFC(近场通讯)等系统中使用的通讯天线装置,特别适用于通讯场属于天线近场辐射区域。
图1为实施例一的电子设备中的天线装置的俯视图。该天线装置由螺旋环绕的导线1和由导磁材料制作的导磁支持板2构成。其中,导线1通过柔性基板材料或者介质材料贴附于导磁支持板2的第一侧面上;也可以是在柔性基板材料或者介质材料的表面形成螺旋环绕的导线。导磁支持板2贴覆于柔性基板表面。导线1以及基板材料会形成一个图形,导磁支持板2的面积略大于该图形面积。导线1形成的图形可以是图1所示的环绕多圈的四边形,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以及其他形状。导线1环绕的圈数大于等于一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天迅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5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