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的中药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434761.2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2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乾林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39/02;A61P29/00;A61K35/60;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毒虫 咬伤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每年春、夏、秋季节,被蜈蚣、蜘蛛、蝎子、臭虫、蜂等各种毒虫咬伤的人不在少数,轻者,伤口疼痛、瘙痒;重者,伤口周围肿胀、麻木,局部有淤斑、水泡、血泡等,甚至出现全身症状危及生命。一般除现场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理方法外,医生对于患者多以局部清创或切开伤口,辅以针对性的口服或静脉滴注消炎、解毒药物进行治疗;疗程较长,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服用安全,治愈率高的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鲜辣椒叶100克、鲜辣蓼草叶50克、鲜马齿苋30克、鲜薄荷叶50克、鲜槐花30克、去皮土豆50克、蜂蜜20克、藕粉15克、鳝鱼骨粉10克、紫薯粉10克、藏红花粉5克、白酒10克、旱烟油100克。
制备方法如下:
1)将鲜辣椒叶、鲜辣蓼草叶、鲜马齿苋、鲜薄荷叶和鲜槐花洗干净,沥水后与去皮土豆一起切碎沫,入锅炒熟;
2)将步骤1)中炒熟后的原料捣呈糊状,加入蜂蜜、藕粉、鳝鱼骨粉、紫薯粉、藏红花粉、白酒和旱烟油拌匀,敷于叮咬处,纱布束紧即可。
本发明为祖传秘方,按此方剂制成药物后治疗97例被各种毒虫咬伤的患者,其中蜈蚣咬伤6例,蜘蛛咬伤10例,蝎子咬伤3例,臭虫咬伤7例,毒蚊咬伤40例,蜂螫伤31例,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的5岁;被毒虫咬伤后,患者自觉伤口处疼痛,随后出现红肿,甚至溃烂,有的有分泌物渗出。如具备条件可先行对伤口进行处理,如蝎、蜈蚣咬伤,用弱碱性溶液氨水进行清洗;蜂螫伤用食醋进行清洗;如不具备条件,则用盐水对伤口进行清洗,清洗后隔5-10分钟将本发明药物涂抹至伤口上,一天一次,一般1-2天后,红、肿、痛症状明显好转,渗出液减少,2-3天即可痊愈,有效率达9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中药材选择和配伍上符合中医辨证理论,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治疗时间短,缓解症状快效好,无副作用,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毒虫咬伤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鲜辣椒叶100克、鲜辣蓼草叶50克、鲜马齿苋30克、鲜薄荷叶50克、鲜槐花30克、去皮土豆50克、蜂蜜20克、藕粉15克、鳝鱼骨粉10克、紫薯粉10克、藏红花粉5克、白酒10克、旱烟油100克。
制备方法如下:
1)将鲜辣椒叶、鲜辣蓼草叶、鲜马齿苋、鲜薄荷叶和鲜槐花洗干净,沥水后与去皮土豆一起切碎沫,入锅炒熟;
2)将步骤1)中炒熟后的原料捣呈糊状,加入蜂蜜、藕粉、鳝鱼骨粉、紫薯粉、藏红花粉、白酒和旱烟油拌匀,敷于叮咬处,纱布束紧。
典型病例:
病例1:王某某,女,32岁,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人。不慎被蜜蜂蜇伤脸部,疼痛红肿;用本发明实施例药物敷于脸部,用纱布或创可贴束紧,第2天疼痛症状消失,治愈,且无任何不适。
病例2:申某某,女,42岁,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人。在整理家中衣物时,不慎被蜈蚣咬伤,在家简单消毒处理后来我处,给与实施例1药物敷于患处,30分钟后疼痛止,第二天症状全部消失,无任何不适。
病例3:武某某,男,38岁,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人。于春节期间在家里院内劈柴,不慎被蝎子叮咬,伤口处疼痛,随后出现红肿。来我处,给与实施例1药物敷于患处,30分钟后疼痛止,第二天症状全部消失,无任何不适。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乾林,未经王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4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