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征页岩储层压裂液吸收能力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34607.5 | 申请日: | 2015-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4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葛洪魁;秦小仑;申颍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征 页岩 层压 吸收 能力 方法 | ||
1.一种表征页岩储层压裂液吸收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页岩测试样品切割加工为长方体或圆柱体,并对切割加工后的页岩测试样品进行烘干;
获取烘干后的页岩测试样品的尺寸信息和烘干后质量;
将烘干后的页岩测试样品浸没压裂液体中;
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定时测量浸没压裂液体中的页岩测试样品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信息,并根据所述烘干后质量和所述浸没压裂液体中的页岩测试样品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信息,确定页岩测试样品吸入压裂液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信息;
根据压裂液体密度和所述页岩测试样品吸入压裂液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信息,确定所述页岩测试样品吸入压裂液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信息;
根据所述烘干后的页岩测试样品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页岩测试样品的长度L和横截面积Ac;
以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确定一直角坐标系;其中Vimb为所述页岩测试样品吸入压裂液体的体积;t为时间;
在所述直角坐标系上生成单位样品体积的吸入压裂液体的体积比例随变化的目标曲线;所述目标曲线包括第一渗吸速率直线段、第一扩散速率直线段和第一过渡曲线段;
确定所述第一渗吸速率直线段与所述第一扩散速率直线段的延长线的交点,并确定所述交点的第一纵坐标值,将所述第一纵坐标值确定为所述页岩测试样品的压裂液最大吸收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页岩储层压裂液吸收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烘干后的页岩测试样品浸没压裂液体中之前,包括:
通过环氧树脂将所述烘干后的页岩测试样品进行封固,以使得所述烘干后的页岩测试样品仅有一底面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页岩储层压裂液吸收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定时测量浸没压裂液体中的页岩测试样品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信息,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根据一精度为0.0001g的电子天平定时测量浸没压裂液体中的页岩测试样品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征页岩储层压裂液吸收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公式:
确定单位样品体积的吸入压裂液体的体积比例随变化的标准曲线;其中,Pc为毛细管力;φ为孔隙度;Swf为前缘含液体饱和度;Swi为初始含液饱和度;μg和μw分别为气液两相的粘度;kg和kw分别为气液两相的压力;所述标准曲线包括第二渗吸速率直线段、第二扩散速率直线段和第二过渡曲线段;
确定所述第二渗吸速率直线段与所述第二扩散速率直线段的延长线的交点,并确定所述交点的第二纵坐标值,将所述第二纵坐标值确定为所述页岩测试样品的标准压裂液最大吸收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征页岩储层压裂液吸收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页岩测试样品的压裂液最大吸收量与所述页岩测试样品的标准压裂液最大吸收量的误差;
判断所述误差是否小于一预先设置的误差阈值;
若所述误差小于所述预先设置的误差阈值,确定所述页岩测试样品的压裂液最大吸收量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46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