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事故车辆移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34525.0 | 申请日: | 2015-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5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尹志勇;明健雄;俞春俊;高岩;杨光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B60S13/00 | 分类号: | B60S1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事故 车辆 移动 装置 | ||
1.一种事故车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1)和顶撑气垫(7),其中矩形框(1)的高度为22-25mm,在矩形框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分别水平设有一个限位支撑块(2),该矩形框(1)内的中部水平设有一块固定支撑板(3);所述固定支撑板(3)与限位支撑块(2)之间设有一个底撑气垫(4)和一块水平设置的活动支撑板(5),该活动支撑板的上板面与底撑气垫(4)底部固定,而活动支撑板的下板面设有至少三个万向轮(6),且活动支撑板(4)的下行程由四个所述限位支撑块(2)限位;所述底撑气垫(4)的外形为矩形,当该底撑气垫充气时,带动所述活动支撑板(5)向下移动,从而使万向轮(6)支撑在地面上;
所述顶撑气垫(7)的外形为矩形,其顶面和底面均为平面,而顶撑气垫(7)的顶面与所述固定支撑板(3)顶面固定,该顶撑气垫的顶面覆盖有一块垫板(8);当顶撑气垫(7)充气时,可带动所述垫板(8)向上移动,从而将事故车辆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故车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8)为钢板或铝板,该垫板顶面通过连接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斜撑气垫(9);当所述斜撑气垫(9)充气时,该斜撑气垫形成一个坡度,其横截面为扇形,且这个坡度可以防止事故车辆斜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故车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由安装板(10)和n形支耳(11)构成,其中安装板(10)水平固定在所述斜撑气垫(9)底部,该安装板的四个边角处分别设有一个水平限位边(10a),该水平限位边从斜撑气垫(9)的低端向高端延伸;所述n形支耳(11)的数目有8个,这些n形支耳构成4*2列矩阵,这些n形支耳(11)的下端与所述垫板(8)顶面固定,且四个所述水平限位边(10a)可同时插入对应的一个n形支耳(11)中,从而将斜撑气垫(9)固定在垫板(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故车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气垫(4)、顶撑气垫(7)和斜撑气垫(9)的材质为橡胶或凯夫拉,这三个气垫可由高压气瓶或脚踏空气充填泵充气,且顶撑气垫(7)顶面的表面积为91*91平方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事故车辆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板(3)上并排设有一组长条形的减重孔,且所述活动支撑板(4)的下板面设有四个万向轮(6),这四个万向轮分别设在该活动支撑板的四个边角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452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驾驶汽车的自主变道决策方法
- 下一篇:6管斜装液压加气半挂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