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斛兰提取物中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在抗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4004.5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6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英;周学明;孙崇格;莫春仁;韩长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柏盈兰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1/16 | 分类号: | A01N31/16;A01N31/1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57115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斛 提取物 中二芳基 乙烷 化合物 植物 病原 真菌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石斛兰中提取分离的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在抗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石斛兰为兰科石斛属植物石斛兰(Dendrobium nobile)的干燥茎,该植物不仅可以用于观赏也可以以其干燥的茎入药,其具有滋阴养胃、清热生津、润肺止咳以及明目强身的功效。从石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已有报道,但未见它们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石斛兰中提取分离的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在抗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石斛兰提取物中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在抗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所述的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R1、R2、R3、R4分别独立选自为-OCH3或-OH或-H。
优选的结构之一是,R1为-OCH3,R2为-OH,R3为-OH,R4为-OCH3。
优选的结构之二是,R1为-OCH3,R2为-OH,R3为-H,R4为-H。
优选的结构之三是,R1为-OCH3,R2为-OH,R3为-H,R4为-OH。
优选的结构之四是,R1为-H,R2为-H,R3为-H,R4为-OCH3。
优选的结构之五是,R1为-H,R2为-H,R3为-H,R4为-OCH3。
其中,所述的植物病原真菌为甘蓝黑斑、烟草黑胫、辣椒炭疽、水稻胡麻叶斑、金桔沙皮、甘蔗凤梨、玉米大斑、茶轮斑或贡柑链格孢。
上述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石斛兰提取物
将石斛兰干燥的茎粉碎后,按常规用30~95%v/v的乙醇冷浸或者是热提,得到提取液,减压浓缩成膏状,即为石斛兰提取物。
2、分离纯化
将上述提取物用水稀释制成悬浮液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将乙酸乙酯萃取液浓缩成浸膏,经柱层析、薄层层析、分子筛层析分离得到5个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为:3-hydroxy-5-methoxybibenzyl(1)、山药素III(2)、Gigantol(3)、Tristin(4)以及3,3′,5-trihydroxybibenzyl(5)。
其中,柱层析的条件为:用200~300目硅胶上柱,乙酸乙酯体积百分数为25%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溶剂为洗脱剂。
其中,薄层层析条件为:以乙酸乙酯体积百分数为33%的乙酸乙酯-石油醚混合溶剂为展开剂。
其中,分子筛层析条件为:分子筛为Sephadex LH-20,以氯仿体积百分数为50%的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为洗脱剂。
有益效果:本发明首次发现了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具有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可用于制备抗植物病原真菌的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二芳基乙烷类化合物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柏盈兰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柏盈兰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40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寿命智能降压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用恒频恒压带电能存储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