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车检具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界面仿真模拟块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3557.9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钢;吴在仁;陈威;江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1B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车 仪表板 界面 仿真 模拟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整车检具中的检测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整车检具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界面仿真模拟块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仪表板与副仪表板作为整车座舱内主要的内部装备件,在功能、美学上都有很高的要求。作为总成件,仪表板与副仪表板都有各自的总成检具,用于各自的检测,以符合产品定义。而一般的,仪表板与副仪表板产品供应商不同,无法进行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界面的匹配检测。而这个界面在实际装车过程中,出现美学方面缺陷的风险较高。一旦出现缺陷,无法快速有效的分析问题原因,确定产品改进方向,消除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整车检具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界面仿真模拟块及检测方法。用于分析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界面的装配缺陷,确认问题原因,为产品改进提供支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整车检具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界面仿真模拟块,包括整车匹配性检具、仪表板仿真模拟块和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所述整车匹配性检具顶部设有可与待检测的仪表板配合固定或与仪表板仿真模拟块配合固定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整车匹配性检具两侧设有可与待检测的副仪表板配合固定或与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配合固定的第二连接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整车匹配性检具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有主固定块,所述主固定块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副固定块。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主固定块顶面开设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一销孔。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副固定块侧面开设的第二固定孔和第二销孔。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仪表板仿真模拟块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一端的面罩结构,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固定孔、第一销孔配合固定的第一螺栓、第一定位销,所述面罩结构底部边缘用于与待检测的副仪表板贴合,所述底板底部设有用于与待检测的副仪表板定位固定的固定架。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面罩结构上设有用于与电器件模拟块匹配的带螺纹的手柄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包括相互垂直的竖直连接板和水平连接板,所述水平连接板上设有用于与第二固定孔、第二销孔配合固定的第二螺栓、第二定位销,所述竖直连接板侧沿和水平连接板上沿内侧设有用于与待检测的仪表板贴合的切边结构。
一种整车检具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界面仿真模拟块的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当待检测的仪表板与所述副仪表板的匹配缺陷时,将待检测的仪表板与所述副仪表板安装在整车匹配性检具上,排除由车身钣金的误差导致的缺陷;
(2)、将待检测的仪表板安装在整车匹配性检具上,然后安装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若匹配缺陷仍然存在,则待检测的仪表板本身存在问题,需要改进;若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与待检测的仪表板匹配没有缺陷,则待检测的仪表板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副仪表板上;
(3)、将待检测的仪表板、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从整车匹配性检具上拆除,将副仪表板安装在整车匹配性检具上,同时安装仪表板仿真模拟块,若仍然存在缺陷,则副仪表板本身存在问题,需要改进副仪表板。
本发明的仪表板仿真模拟块用于模拟仪表板上与副仪表板匹配的部分,用于模拟仪表板安装在整车匹配性检具上的定位安装结构;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用于模拟副仪表板上与仪表板匹配的部分,用于模拟副仪表板安装在整车匹配性检具上的定位安装结构。
本发明在整车匹配性检具上,通过安装仪表板与副仪表板、仪表板与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副仪表板与仪表板仿真模拟块,可以快速、准确、有效的分析仪表板与副仪表板的匹配缺陷,确定缺陷形成原因,为产品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整车匹配性检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整车匹配性检具与仪表板仿真模拟块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3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整车匹配性检具与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5是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整车匹配性检具、仪表板与副仪表板安装示意图;
图7是整车匹配性检具、仪表板与副仪表板仿真模拟块安装示意图;
图8是整车匹配性检具、副仪表板与仪表板仿真模拟块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35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