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丘陵山区水库系统及其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2562.8 | 申请日: | 2015-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7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丘陵 山区 水库 系统 及其 建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资源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丘陵山区水库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水库是我国防洪广泛采用的工程措施之一,在防洪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兴建能调蓄洪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具有滞洪、蓄洪的作用,达到减免洪水灾害和兴利的目的。但是如果遇到持续性强降雨导致水库超高水位,必须开闸向下游泄洪,一方面可能造成下游被淹,另一方面会造成雨洪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增大水库的防洪库容量,往往采取建造大型或超大型水库的措施,这样会破坏库区附近的生态环境,还可能会诱发地震等。同时建造难度大,甚至需要进行大量的移民安置,不仅造成生态环境与社会矛盾;而且实施难度大,代价高昂,一旦超标泄洪,危害也极大。
公开号为CN10291282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点式水库,包括贮水树和地下贮水系统,贮水树包括树干和树冠;树干是密闭中空柱体;树冠包括收集雨水并使得雨水流入树干内的集水器;所述集水器包括叶片和叶柄;叶片是一个中间凹、两侧高的曲面;具有通孔的叶柄的上端连接在叶片凹部的边缘处;叶柄下端穿过树干壁上的叶柄孔伸入到树干的内部空腔;地下贮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地表下的防渗管道,防渗管道与树干下部的出水口相通。所述点式水库可建在陆地上任何有降水的地方,自动贮存降水,避免蒸发、下渗和污染。虽然可放置在陆地上的平地、山地的任何区域,但没有充分利用平地或山地的既有资源,更没有与既有水库有关联,系统性差,蓄洪、调配能力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改变既有水库结构的基础上增大既有水库防洪库容量,增大蓄洪能力,提高防洪能力,水资源得以更加充分利用的丘陵山区水库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库系统,包括既有水库和存水单元体系,在既有水库的集水区域设有至少一个的存水单元,所述存水单元沿既有水库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分布形成存水单元体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存水单元依照地形地貌建造,具有拦水、蓄水的功能,且分布地形广,分布层次多,在暴雨期间,所述存水单元可以拦截、收集雨洪,减轻水库的库容压力,延缓雨洪到达水库的时间和进入水库的数量,所收集的雨洪在非降雨期间可以逐渐流入山沟或渗入地下,或被地表植物就地利用,或最终到达既有水库。从而提高了既有水库的防洪库容量和兴利库容量,提高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和水平。
一种上述的水库系统的建造方法,所述方法为:在既有水库的集水区域的山沟、山坡表面、山坡地表层的任意一种或者一种以上地形上沿既有水库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建造至少一个存水单元形成存水单元体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既有水库上游建造至少一个存水单元构成存水单元体系,所述存水单元体系与既有水库一起形成水库系统,存水单元的造价低且对环境的影响小,建造简便,可分期分批实施,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丘陵山区水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山沟中设置堰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山坡表面设置拦水设施和山坡地表层设置引渗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既有水库;2、集水区域;3、山沟;4、堰体;5、山坡表面;6、拦水设施;7、山坡地表层;8、引渗管道;9、通孔;10、过水孔;11、渗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既有水库的集水区域的山沟、山坡表面、山坡地表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一种以上地形上沿既有水库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建造至少一个存水单元,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提高水库的防洪和兴利库容量,提高水资源合理利用程度和水平。
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术语解释见表1:
表1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水库系统,包括既有水库1和存水单元体系,在既有水库1的集水区域2设有至少一个的存水单元,所述存水单元沿既有水库1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分布形成存水单元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福建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2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围油栏及其连续生产方法
- 下一篇:无扬尘电动清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