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向耦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432033.8 | 申请日: | 2015-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片渊启介;谷口哲夫;柚木泰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俞丹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向耦合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降低厚度并同时减小主线路与副线路之间的耦合度的定向耦合器。本发明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包含第1主线路部的主线路;副线路,该副线路包含与所述第1主线路部进行电磁耦合的第1副线路部;以及第1无源元件,该第1无源元件接受在所述第1主线路部中有电流流过时该第1主线路部所产生的第1磁通,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通过所述第1副线路部的第2磁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向耦合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备互相电磁耦合的主线路与副线路的定向耦合器。
背景技术
作为涉及现有的定向耦合器的发明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定向耦合器。该定向耦合器具备呈现为漩涡状的第1耦合线路及第2耦合线路。第1耦合线路及第2耦合线路在上下方向上相重合,互相进行电磁耦合。由此,第1耦合线路起到主线路的作用,第2耦合线路起到副线路的作用。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定向耦合器中,有时希望进行调整以降低第1耦合线路(主线路)与第2耦合线路(副线路)之间的耦合度。在上述情况下,扩大第1耦合线路与第2耦合线路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即可。然而,存在定向耦合器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变高的问题。由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定向耦合器中,难以在降低厚度的同时降低耦合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20325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厚度并同时减小主线路与副线路之间的耦合度的定向耦合器。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定向耦合器包括:主线路,该主线路包含第1主线路部;副线路,该副线路包含与所述第1主线路部进行电磁耦合的第1副线路部;以及第1无源元件,该第1无源元件接受在所述第1主线路部中有电流流过时该第1主线路部所产生的第1磁通,并通过电磁感应产生通过所述第1副线路部的第2磁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厚度并同时减小主线路与副线路之间的耦合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定向耦合器10a、10c~10e的等效电路图。
图2是定向耦合器10a、10b、10d、10e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定向耦合器10a的层叠体12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示出第1模型的模拟结果的曲线图。
图4B是示出第2模型的模拟结果的曲线图。
图5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10b的等效电路图。
图6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10b的层叠体12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10c的层叠体12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10d的层叠体12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10e的层叠体12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定向耦合器进行说明。图1是定向耦合器10a、10c~10e的等效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20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装置
- 下一篇:具有内部信号调整的功率分割和重组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