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旁路方式对IP网络光功率自动化分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31708.7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4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咨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旁路 方式 ip 网络 功率 自动化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旁路方式对IP网络光功率自动化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以采集IP网络中各种设备光模块的光功率值并进行自动化分析,所述方法包含两个过程,分别是光模块配置采集过程和光功率采集过程。本发明所涉及方法能够规避设备厂家网管用SNMP采集需涉及每种设备私有MIB库的限制,通过采用XML配置脚本的思路,保障了指令方案的兼容性,最终兼容所有支持光功率设备的功率值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以旁路方式对IP网络光功率自动化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光传输的IP网络中,光功率值直接影响网络中光传输的稳定性,功率值偏大、偏小都会造成丢包甚至网络中断。运行维护人员对光功率的检测普遍停留在网络建设期,采用光功率测试仪对业务两端光功率进行检测,但是光功率测试仪由于需要串接到网络中对远端的收发值进行检测,这样会造成业务中断,并且每条链路光功率值均需人工执行,带来人力投入大等问题,而在网络建设完成后缺乏手段监视光功率的变化,形成运维工作的盲点。
目前新出的IP网络设备普遍支持对光功率值的提取,一些生产IP网络设备的厂家逐步意识到光功率检查的重要性,开始在自己的厂家网管系统中加入了光功率值的检查,但因兼容性问题,在运维工作中还没有被普遍应用。具体而言,厂家网管通过SNMP(简单网络通信协议)协议采集私有MIB(管理信息基础库)中的光功率值,然后在网管中呈现,这种厂家网管采用了旁路的方式对光功率进行了监视,节省了光功率测试的人工支持,同时能随时检测,检测过程不中断业务,但各厂家的私有MIB都不公开,其它非本厂家的网管系统很难提取到光功率值,因此市面的网管只能管理本厂家设备,不具备兼容性,因此应用很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旁路方式对IP网络光功率自动化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用以采集IP网络中各种设备光模块的光功率值并进行自动化分析,所述方法包含两个过程,分别是光模块配置采集过程和光功率采集过程。
优选地,所述光模块配置采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提取端口采集流程,然后根据操作流程的指引从设备提取端口信息,之后再提取解析规则以解析端口信息,最终将分析得到的光端口配置信息入库,完成光端口配置的采集。
优选地,所述提取端口采集流程采用可配置脚本实现采集流程的配置,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光端口传输距离、波长、带宽、模式。
优选地,所述从设备提取端口信息是在对端口的提取流程初始化完成后,则根据提取规则依次向不同设备下发指令,获取指令回显,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登陆设备、下发指令。
优选地,所述提取解析规则是在光端口信息回显已经提取完毕后,需要将回显信息裁剪,提取出传输距离、波长、带宽、模式数据。
优选地,所述解析端口信息:在提取了端口信息回显并且获取提取解析规则后,将所述回显信息用解析规则进行处理,最终提取出传输距离、波长、带宽、模式数据,至此完成光模块配置信息的采集。
优选地,所述光功率采集流程是对所述设备光模块当前运行值做近实时采集,将采集到的功率值与该类光模块的标准值做对比分析,最终形成光功率分析报告,包括提取光功率采集流程并采集、提取光功率标准值、分析光功率输出报告3个步骤。
优选地,所述提取光功率采集流程并采集是通过XML脚本将一系列规则导入后,根据所述规则的指引下发指令到设备提取功率值信息回显,之后做功率值解析,最终将光功率值持久化到光功率库。
优选地,所述提取光功率标准值是判断采集到的光功率值所处状态,通过相应的光功率标准值进行分析,根据设备的光端口配置从光功率标准库中提取对应的光功率标准值。
优选地,所述分析光功率输出报告是将采集到的光端口当前功率值与提取的光功率标准值做对比分析,最终输出分析结果报告,报告中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功率值状态,清晰区分各光功率模块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咨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咨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1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