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用电化学除油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30959.3 | 申请日: | 2015-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7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 发明(设计)人: | 熊劲松;夏斌;熊文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5/34 | 分类号: | C25D5/34;C25F7/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用电 化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镀前的电化学除油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镀用电化学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镀行业普遍采用电化学除油对零件进行除油处理,电化学除油设备工艺成熟、除油效率高,图1是现有的电镀用电化学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通常包括电源1,导线2,导电杆3、挂钩4、极板5、槽体6六部分,其中,槽体6中盛入氢氧化钠、磷酸三钠、碳酸钠等溶液,导电杆的作用是连接导线和极板,将直流电导入到极板,电流通过浸渍在槽液中的零件,将零件表面的油污去除干净。
由于导电杆通常采用铜棒加工,导电杆与极板通过挂钩连接,铜在碱性条件下,生成不导电的铜绿,导电杆与极板形成断路,不能将直流电导入极板,不能有效去除零件表面的油污,最终导致零件镀层出现各种故障。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在实际生产中,要经常反复擦试掉导电杆表面的铜绿,电路导通,才能保证正常生产。因此,存在生产效率低下和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镀用电化学除油装置,其目的在于,设置水平支杆、竖直支杆、横杆,且水平支杆、竖直支杆、横杆以及极扳间固定连接,并且采用碳钢制备水平支杆、竖直支杆、横杆,以上结构和材质能克服现有导电杆与极板通过挂钩连接造成的缺陷,由此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杆和极板因为锈蚀而产生断路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镀用电化学除油装置,用于电镀前的电化学除油,其包括电源、导线、极板以及槽体,还包括水平直杆、竖直直杆、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竖直直杆一端垂直固定,两个所述竖直直杆另一端均与所述水平直杆固定连接,所述水平直杆设置在所述槽体的端口处以将所述横杆支撑在所述槽体上,所述横杆的中央位置垂直固定有极板。
通过以上发明构思,设置水平支杆、竖直支杆、横杆,并且横杆两端通过竖直直杆连接水平直杆,以水平直杆支撑在槽体的端口处,水平支杆、竖直支杆、横杆以及极扳间进行固定连接,克服现有导电杆与极板通过挂钩连接,其连接存在的缺陷,可能造成因为铜绿或者其他锈蚀而形成断路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杆、竖直支杆以及横杆的材质均为碳钢。碳钢相比于现有的铜棒,导线性虽然略微较差,但是不易发生锈蚀,不会产生导致断路的铜绿。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杆、竖直支杆经过镀镍处理。镀镍处理能进一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杆、竖直支杆、横杆以及极扳间的以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焊接固定只是固定方式的一种优选,还可以是其他的固定方式。
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设置水平支杆、竖直支杆、横杆,并且横杆两端通过竖直直杆连接水平直杆,以水平直杆支撑在槽体的端口处,水平支杆、竖直支杆、横杆以及极扳间进行固定连接,克服现有导电杆与极板通过挂钩连接的缺陷,该连接方式使结构牢固,不易发生因锈蚀而断路。进一步的,导电杠的横杆、水平支杆及竖直支杆及极板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保证导电可靠。
(2)水平支杆、竖直支杆,横杆均采用碳钢加工,在碱性的条件下不会生成铜绿,不影响导电性。进一步的,水平支杆及竖直支杆表面采用镀镍处理,增强了抗腐蚀性,延长了整个装置的寿命。
(3)本发明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个横杆和极板能浸入溶液中,相应使得电流产生的焦耳热被水吸收,防止温度过高出现意外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镀用电化学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镀用电化学除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镀用电化学除油装置的纵截面剖面图,其中没有示出槽体。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电源、2-导线、3-导电杆、4-挂钩、5-极板、6-槽体、7-水平支杆、8-竖直支杆、9-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309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