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菌渣活性炭负载TiO2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429497.3 | 申请日: | 2015-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8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霞;郭斌;任爱玲;段二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1/06 | 分类号: | B01J21/06;B01J21/18;B01J32/00;B01D53/72;B01D53/8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李志民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负载 tio sub 复合 光催化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渣活性炭负载TiO2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PM2.5形成的一种重要的前体物,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挥发性有机物来源广泛,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制药、印刷、造纸、涂料装饰、表面防腐、交通运输、金属电镀和纺织等行业排放的废气,包括各种烃类、卤代烃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酸类和胺类等。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且严重污染了环境。
目前,国内外净化VOCs气体传统的方法主要有: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和燃烧法等,先进的方法有光催化法、等离子体、微波法和电子束辐照法等。单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净化效率低、适用性差、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环保标准。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三十年发展起来且望成为21世纪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理想技术,且在处理气相有机污染物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作为光催化剂之一的纳米TiO2由于具有稳定性好、光催化活性高、价廉以及对人体基本无毒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科研及工程应用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纯TiO2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易失活、难以回收和低利用率等缺点。为了改善纳米TiO2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国内外学者往往将纳米TiO2负载于多孔性载体上制得复合光催化材料。活性炭作为一种性质优良的吸附剂,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官能团,被广泛地用作TiO2的载体。然而,目前市售的高效活性炭主要由煤、木材、石油原料和各种果壳(核)等高含碳物质制得,生产成本较高,广泛应用性受到限制。因此,寻求低成本、高效的活性炭新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热点。
目前,我国抗生素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由此产生的菌渣量也逐年增加。从2002年开始,我国明令禁止将抗生素菌渣用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未经处理的菌渣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会对大气、水、土壤、地下水等造成环境危害,影响人类健康。目前国内外有学者采用抗生素菌渣制备活性炭,与商品活性炭相比,菌渣炭吸附剂不仅具有活性炭性质,而且成本低廉。但目前尚没有有关以菌渣活性炭为光催化剂载体的研究报道。但单纯将TiO2负载于菌渣活性炭上,负载的TiO2对原有菌渣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影响较大,且在其表面上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复合材料光催化净化VOCs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菌渣活性炭的、TiO2负载均匀、净化效率高的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同时提供该复合光催化剂的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渣活性炭负载TiO2的复合光催化剂,菌渣经活化剂浸渍处理。
进一步的,采用如下步骤制备:
a.将菌渣用化学活化剂的溶液浸渍后沥干,干燥,优选浸渍24h,优选105℃下干燥1-3h;
b.将冰醋酸、钛酸丁酯和无水乙醇按照体积比1:4:4-1:4:10配制成溶液,搅拌10 min -30min,得到溶液A;
将无水乙醇和蒸馏水按照体积比5:1-20:1配制成一定量溶液,并用酸调节溶液pH值至1-4,得到溶液B;
将溶液B按照体积比1:1-5:1滴入溶液A,并继续搅拌直至成为凝胶,将溶液B按照体积比1:1-5:1滴入溶液A,并继续搅拌直至成为凝胶,按照固液比1g:100mL-5g:100mL向凝胶内加入步骤a所得的经活化剂浸渍处理后的菌渣,然后在120℃烘箱内烘至干燥,接着将干燥后的溶胶转移至马弗炉中进行煅烧,控制温度在450℃-800℃,煅烧2-4h;冷却后取出,用蒸馏水洗涤、抽滤、烘干,得到菌渣活性炭负载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化学活化剂为ZnCl2、KOH、K2CO3、H2SO4或H3PO4,化学活化剂的质量浓度为20-45%,步骤a菌渣与化学活化剂溶液按照固液比1:1 -1:7(g: mL)混合。
进一步的,步骤a所述菌渣抗生素生产产生的菌渣,优选林可霉素菌渣或庆大霉素菌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9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纳米TiO<sub>2</sub>复合水处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具有TiO<sub>2</sub>致密层的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 一种TiO<sub>2</sub>纳米颗粒/TiO<sub>2</sub>纳米管阵列及其应用
- 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以及制备和使用这样的基于TiO2的擦洗颗粒的方法
- 一种碳包覆的TiO<sub>2</sub>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应用于晶体硅太阳电池的Si/TiO<sub>x</sub>结构
- 应用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净水装置及TiO<sub>2</sub>光触媒载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片状硅石/纳米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TiO<base:Sub>2
- TiO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