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枇杷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428638.X | 申请日: | 2015-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8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解然;张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市后白镇解氏家庭农场 | 
| 主分类号: | A01N65/42 | 分类号: | A01N65/42;A01P3/00;A01N5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高春涛 |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枇杷 褐斑 天然 杀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治病虫害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枇杷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为蜜源作物。
枇杷叶片褐斑病为枇杷叶片常见的病害,为真菌性病害,叶上病斑初发生在叶面,呈褪绿小黄点,继转为小褐斑、褐斑至赤褐斑。病斑大小1-3毫米,近圆形、角状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透过叶两面,叶面病斑中央色褪为灰褐,长出黑色霉粒状物,即为病原分生孢子及子座。本病斑的最大特点是外缘有一黄色晕圈,在绿色叶面上显得格外醒目。
目前,在蔬菜、瓜果种植中,为防止真菌通常使用的是化学农药杀菌剂,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同时,采用化学农药杀菌剂,时各种植物病原菌菌种产生耐药性、抗药性,增加了防治的难度,甚至造成防治失败。此外,化学农药因其不具有选择性,对有益的生物也会造成威胁。而且,很多化学农药是不可降解或难于降解的,容易在动植物体内积累而造成污染物的富集。
随着公众对“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对无污染、可自然降解的生态农药需求量也逐渐增多。从农药科学的发展来看,在农药研制使用上“回归自然”及农药的“无公害化”,是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新型生物广谱杀菌剂有着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环保、杀菌效果好的防治枇杷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枇杷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组份制成:鱼腥草、大蒜、葛根、金银花、黄连、虎杖、连翘、广藿香、枯矾、艾叶。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鱼腥草8-12份、大蒜8-12份、葛根4-6份、金银花2-4份、黄连2-4份、虎杖1-3份、连翘1-3份、广藿香1-3份、枯矾0.5-1.5份、艾叶0.5-1.5份。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鱼腥草10份、大蒜10份、葛根5份、金银花3份、黄连3份、虎杖2份、连翘2份、广藿香2份、枯矾1份、艾叶1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枇杷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鱼腥草、大蒜、葛根、金银花、黄连、虎杖、连翘、广藿香、枯矾和艾叶;
(2)将混合料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70℃煎煮2-4h;
(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5-10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50-70℃煎煮2-4h;
(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20-1/10,加入1-3倍体积水,静置24-48h;
(5)过滤,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加入同重量水溶解,即得防治枇杷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枇杷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的应用,具体为:将防治枇杷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与500-1000倍量水混合即为杀菌菌剂。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防治枇杷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采用纯天然的组份制成,不仅无毒无公害,而且能够有效防治枇杷褐斑病。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防治枇杷褐斑病的天然杀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鱼腥草10份、大蒜10份、葛根4份、金银花2份、黄连2份、虎杖1份、连翘3份、广藿香3份、枯矾1.5份、艾叶0.5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分别经粉碎、过筛后混匀,得混合料;所述原料为鱼腥草、大蒜、葛根、金银花、黄连、虎杖、连翘、广藿香、枯矾和艾叶;
(2)将混合料加入8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60℃煎煮3h;
(3)过滤,滤液收集,滤渣加入8倍量95%的乙醇水溶液,加热至60℃煎煮2-4h;
(4)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乙醇加入总量的1/15,加入浓缩液2倍体积的水,静置3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市后白镇解氏家庭农场,未经句容市后白镇解氏家庭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428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姜螟虫的杀虫药物
 - 下一篇:一种辣椒杆水煮液防控有机稻害虫的方法
 





